第二天一早,训练新兵肯定是来不及的。
两个山口处,公彰扬在哪设置了很多帐篷和草棚,还有路障和木栏工事。帐篷在隐秘相连缀着,是故意显人多的气势。而进山口的前面处全是明显的防御工事。
公彰扬对管事说的话是:“万一来打,一定要敢打。不要怂和撤退。两营只有两百人,记得互相支援。路能堵死就堵死,反正我们也不会从哪两处过。如果是我这边有战事,你们就来支援。记得扛大纛。”
第三处距前两处有几公里远。公彰扬是知道的,万一不从哪两处过,从平坦处过。来支援的人飞奔而来也会激励士气和恐吓敌人的。
事实上是大纛多没有,公彰扬命令他们反正也要弄几块布条做些旗帜。
今日他就只管这一处的工事了。
只有两个山丘夹接的这处平坦处,敌人通过的几率较大。因为这两面多不好设伏,在远处一眼就看得到。高原地带没有树木的掩护特别明显,伏击容易被发现。
但也在平坦处设置了绊马索和大量的坑洼口,还有壕沟。等通过时,在两路夹击他们。
……
这会运来了几根大树干。
“这树用来干嘛的?”一人问道公彰扬。
“是建立瞭望塔的”
“那不就太明显了吗?”武士问道。
沈有金是协助着奴葛氏管理去了,没在这里。
“两个只有草的山丘,中间一条那么宽的路。你觉得好设伏不。”
“不太好!骑兵可以上坡和硬冲
“所以必须会来此!彼此打的也就是一个快速,最稳的办法也是从这过。我也是图稳妥,哪山口两处我多安排了两百人,我这就只有三百人了。不然还可以更好。”
这几根树搭成的瞭望塔也有意思,在一高点位置。爬上去的一个士兵白天要盯到日落黄昏,中午就餐的时候才换一次岗。公彰扬还不准士兵中途下来方便。和现在的塔吊司机一样,在上面解决。
公彰扬恐吓士兵道:“白天不允许下来喔,如果敌人靠近你才发现报告的话。就等着
……
他营地的训练新军也十分快速简单。就是俩人一组,一人戳上一人戳下,士兵大部分没有佩刀,刀的数量少,大部分全部运回了黑木城。
最中军的阵型就是盾牌在前,长矛手在中,弓箭手在后。
要是骑兵数量一多,就有点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