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如说,陈源家里为了支持他开律所,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就连母亲的看病钱,都拿给他完成梦想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
谁知道,陈源的律所一天不如一天,也没挣到钱,母亲去世那天,他不能原谅自己,喝了很多酒,差点随母亲去了。
陈源在学校的时候,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他梦想毕业后,成为大律师,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许久,陈源才停下了哭声,“对不起,对不起,我影响大家的心情了”,陈源连忙擦干了眼泪,拿起杯子,“来,大家一起干杯,江东律所会越来越好的”。
江东银行这边的业务已经逐渐固化,除了陈源那个组的那些大额不良贷款和一些已经破产的公司,其他的基本都签上了还款协议,每个月一到时间就自动还款,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
除了江东银行的业务之外,裴东来通过之前的关系又联系了一家鹅城的银行,洽谈之后,对方也有意向拿出部分不良贷款给江东律所清收。
但这是一家当地的小银行,只有两千多万,况且在手续费上,对方给出的比例较低,只有10%,但也算是行业平均水平了。
之前能在江东银行拿到这么高的比例,裴东来也知道是林晓洁的照顾。
裴东来趁热打铁,接了下来,反正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不嫌少。
接过来之后,裴东来才发现,鹅城这家银行的贷款非常的老火,基本上是硬骨头,很多客户的电话不是空号就是打不通,通过建联之后,清收效果也不明显。
刘忠堂也觉得非常的恼火,“裴行长,鹅城这家银行太老火了,大家都在抱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收到的效果很少,要不我们先做一部分,难啃的骨头就先放着,再联系其他家业务”。
裴东来之前也有这种想法,但最终还是否决了,因为江东律所刚起步,好不容易在江城地区有了一些名气,不能就这样打退堂鼓,免得成为业界的笑话。
“老刘,你把江城这边的业务先交给其他的同事负责,亲自去鹅城跑一趟”。
“裴行长,我倒是可以去,但不能长时间去,这边的业务也要跟进啊,毕竟这边的收入可观”。
“我知道,我和你一块去鹅城,这边叫陈源先负责”。
“不行,陈源做案子不错,但做管理不行啊,我不放心,要么你留在这边负责,我先过去看看”。
刘忠堂说得确实是实话,陈源一天到晚呆在办公室,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没见他出来过,他管那两个律师还可以,要是让他来管整个单位,肯定会乱作一团。
就这样,裴东来留在江城,刘忠堂带着包得胜等三个人,去了鹅城。
由于平时忙于洽谈业务,裴东来也没时间管理具体工作。
接手后,裴东来才发现,刘忠堂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面面俱到,太仔细了。
尽管年龄大了,但是刘忠堂在计算机操作方面,也不落后,他自己就做有电子台账,把客户精准的细分,每天对催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且进行了汇总。
还根据大家的催收情况制定了下一步解决措施,容易的交给女同事进行电话催收,难的交给男同事上门进行催收。
裴东来感叹,真是找对人了,成功的背后总有人在默默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