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2 / 2)

原来是名人!裴晚云叫人把车帘掀开,看到前面高台上布置了简易布景,三面空置,后面搭了木板墙隔开后台,上头盖了屋顶,整整齐齐一个戏台。

戏台前面还有几排长凳,是给花钱多的客人坐的,后面就拥挤站着。看台周围也拉了布障挡风,嫌弃布障不保暖或者自矜身份的,就坐在自家车里,刚好能高高看见。

等裴家牛车停稳,台上便出来一个绿绸袍子的小哥,没等开口,台下一片轰然叫好声。

“是他?”裴晚云喃喃。

“这便是王家班的台柱子,行二,大家都换一声二郎。”羽儿升为丫鬟是绝对尽职尽责,知道自家小娘子喜欢什么,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正戏开始之前,还有一段儿曲儿呢!”

“三国纷纷起狼烟,刀兵滚滚民不安。曹孟德占了中原地,皇叔刘备驾坐在西川。东吴坐下了孙权主,他占了江东的半边天。这一日孙权驾坐在银安殿,那两旁文武都来站班。皇门官站丹墀一声喊,叫了声文武要你们听言……”

台上人一开口,台下就鸦雀无声。

裴晚云目瞪口呆,这时候可没有麦克风啊,隔着这么远,歌词仍旧稳稳当当传过来。三面空荡荡,戏台也没有回声效果,古代艺人当真了不起!

每次短暂停顿,全场客人轰然叫好。待到最精华的部分,台下人一起合唱,抑扬顿挫、咬字清楚,全场回响。裴晚云左右看看,这和开演唱会没有分别。

再仔细看看,有不少女郎,粉面桃花,两眼放光,不论是荆钗布裙,还是锦绣华服,女孩子都喜欢好看的。

裴晚云失笑,怪不得古代总有大家闺秀和唱曲的角儿私奔!万众瞩目之人,当真魅力非凡!

台上人正是王灵。

这出《单刀会》实在魅力非凡,不过两月,成都府没听过这出戏的人都不好意思出门交际,落伍!

偏偏王家班有人保驾护航,红楼巷的王承志几乎日日来听。主唱的角儿又是个硬脾气,强求不得。蜀中如今都在蜀王治下,乱世纷纷,僭越说一句成都府是天子脚下也不为过。谁敢在成都府闹事,还是这等没风度不占理的欺行霸市买良为贱,不是白白给对头送把柄吗?

加之其他种种原因,竟造就了如今无人招惹、数人保驾的火爆场面。

王灵唱过了开头曲,再三谢过下台。

“阿灵,累了吧,来,水。”阿枝递过来水杯。

王灵接过小口抿着,“记住了吧。从明天开始,开场的曲子由你来唱。”

“记住了,阿灵,你放心吧。”

“行了,别磨蹭了,老大,该你上台了。阿枝,出去请赏。”王阿爹在后台已经扮上了,一脸胡须,提着道具木刀四处扫。

王灵这个名字在王家终于过了明路,可只有阿枝一个人叫,旁人还是习惯称他老二、二哥,连客人们乐意叫一声“王二郎”,听着就亲切。

阿枝脆生应了,端着托盘出去。王家班唱了这么久,终于鸟枪换炮。有了正经戏台、行头不说,讨赏也不用将就金锣翻过来,有正经托盘用呢!

第一折是鲁肃的主场,王大扮上鲁肃,王阿爹扮成老卒,王三、王四在台下伴奏,王灵赶紧去后台换衣裳。

等王灵扮相妥帖出来,又换了王三、王四进去,他们也要换上童儿的服侍,配合王阿爹扮司马徽。

第一折末尾,老卒缓步退出舞台,等到了众人看不见的地方,飞毛腿似的跑过来。王三、王四帮着穿衣戴帽,着急忙慌的。他们连穿行头都是练过的,生怕时间不过,中间接不上。

换场的时候分秒必争,王大下场,王阿爹上场,衔接良好。

王大下台,也是一身汗,这冬日里口里冒烟,连灌三大竹杯蜜水才缓过劲儿来。

“阿娘,我来吧。”王大略歇了歇,就接过王阿娘的胡琴。斜斜坐在矮凳上,小心不让衣裳弄脏,等会儿王大扮演的鲁肃还要上台呢。

王阿娘迫不及待交接,叹道:“生意好了也愁人啊!瞧我这手指。”王阿娘按琴弦的手指腹已经凹下去,一层厚厚老茧凹成最适合卡住琴弦的弧度。也不知磨破了多少水泡,磨断了多少琴弦,才有如今一手老茧。

“再忍忍,多攒点儿钱,也能买两个人先教着。”王灵漫不经心道。

“就你会安排,通宝还没捂热呢,又花出去,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阿娘笑骂一句,如今王灵是家里挣钱的主力,看在每日进帐的面上,王阿娘待他和气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