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381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

第381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2 / 2)

“且今岁以来,岑公提兵北伐江西,先败满洲火器营,再杀陈泰,既而入湖广,再败屯齐。赣州、衡州乃江西、湖广门户,门户既破,席卷之势已成。

“洪经略节制五省文官武将,坐镇长沙,南距衡州不过三百多里,是我湖湘百姓的‘父母官’,不知将以何计拒赤军”洪承畴深感局势棘手,但当着郭都贤的面,不肯露出怯意,说道:

“赤军自北伐以来屡战屡胜,固然不假。但岑丹初屡胜而骄,分兵在湖广、江西两个战场上作战,粮草、兵力都是问题。一旦朝廷腾出手来,征调满洲大兵渡江作战,西贼乘其后,则赤军危矣。”

郭都贤琢磨着他的话,思索片刻,问道:“九老,你老实说,满清要往湖广增兵还是往江西增兵所增为满洲兵”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郭都贤先称他为老九,有轻视之意,如今又称他为九老,希望洪承畴可以向他说实话。

“嗯,”洪承畴故作深沉,说道:“湖广、江西皆败,朝廷必然要增兵。满洲兵一向骁勇善战,若是倾力来攻,罕有匹敌者。这几年,南方每有大战,京师旗城阖家挂孝。满人多仇视赤军,一旦倾巢出动,其势甚汹。”

郭都贤不以为然,说道:“八旗主要靠满八旗,满八旗就算抽完男丁,也不足二十万兵。以二十万之兵,御堂堂之中国,满清能在南方布署十万满兵都不得了了。以十万之满兵,当西南之西军、中南之赤军、东南之赐姓,分到赤军头上还有几何”

洪承畴心中一惊,觉得郭都贤虽然僻居乡里,却分析得相当准确,足见不容小觑。他节制吴三桂、屯齐、鳌拜三个大将军,麾下八旗兵约有八万,其中满八旗约有三万。

至于满八旗的兵员总数,洪承畴也不知道。不过,从诸多蛛丝马迹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清廷痛感满兵匮乏,正在积极扩大兵源:八旗组建养育兵,满兵中包衣阿哈比例上升,索伦兵不远万里来到南方参战……

“真倒了你死我活的时候,朝廷还不会倾巢出动”洪承畴说道:“朝廷已经下旨,鼓励各旗生育。满人也不再限于旗内通婚,可与蒙古、汉军八旗通婚……”

讲到这儿,洪承畴自觉失语。这种小事,也值得拿出来做借口难道自己心虚不成

“哈哈!”郭都贤放声大笑,说道:“鞑子已经黔驴技穷了吗都开始鼓励旗外通婚了”

有个虾侍卫从门口闪过,向屋内瞟了一眼,看到洪承畴犀利的目光,又匆匆闪了过去。

郭都贤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凑过身子,问道:“九老,赤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涨,不日就要北上,夔东十三家已经遥相响应。

“屯齐新败之后,士气低落。鳌拜已东顾南京,救援不及。吴三桂屯驻四川,粮饷无着。此三人皆不足恃。依我看,你不如举城归降,犹可大义晚成。春秋史笔,仍有公论。否则,张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前车可鉴也。”

洪承畴默然不语,良久道:“学生即便有心反正,虾侍卫势必不允。”

“虾侍卫也不尽是满人,亦不乏忠义之士。”郭都贤犹豫片刻,说道:“王辅臣素来仁义,名声远播,可以谋大事。”

洪承畴鹰眼一扫,眼神中露出一股不易察觉的阴狠。很快的,他又变得神情落寞,叹道:“吾家眷子女皆在京师,父母兄弟皆在泉州,一旦反正,祸及于家人矣。”

“欸!”郭都贤长叹一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骂道:“老九,你一向畏死幸生,事已至此,仍旧不思改正。不管你为鞑子立下多高的功劳,你在他们眼里,仍不过是个奴才而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