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八家的傻儿子 > 第180章 九族消消乐榜二大哥的丹书铁券,它能作数吗?

第180章 九族消消乐榜二大哥的丹书铁券,它能作数吗?(2 / 2)

尤其是在皇家。

皇太子是不会有问题的,生不出孩子来,定然是太子妃的缘故!

所有人,都会这么觉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要是还生不出孩子来,那就会有更大的压力,更多的焦虑、

就比如今天,母后所说的侧妃……

见妻子神色幽怨,默然不语,朱标也是起了几分怜意。“好啦,好啦。”

“这两天,我倒是觉得身体恢复了一些——”

常美荣眼睛一亮。

轻轻一吹,蜡烛熄灭。

……

次日。

奉天殿内,朱橘与朱标相遇。

“大哥,你这气色不错啊!”

“身体恢复了”

朱橘刚吃完早饭,笑着打了声招呼。

朱标揉了揉腰肢,摸了摸脸。

“是吗”

他挑眉道,

“前两天彭道长教了我桩功,我每天练习小半个时辰,身体的确是自在了一些。”

“尤其是呼吸,原本我还有些咳嗽,但桩架子一摆,仿佛打通了体内的通道一般,呼吸绵长,竟然真的不咳嗽了!这还真挺神奇,我以前染了风寒,咳嗽得一两个月才见好呢!”

“现在看来,你这修仙的确不是空谈,起码在强身健体之上,是的确有其神效的!”

普通的桩架子,他也不是没见过。

当年征战的时候,军队里有练家子,站桩也是基本功,他也曾学过几招。

武术的桩功和道家的桩功,看上去好像姿势差不多,但实际效果却是云泥之别,这是需要自己切身体会,才能感受出来的。

“哈哈哈,那要不要跟我一起修仙”

朱橘咧嘴一笑,道,

“师父传你的,只是入门的基础,用来壮旺自身的。”

“我现在都已经在学进阶版了,效果更加威猛!”

朱标摆了摆手。

“算了吧,我们老朱家有你一个神仙就够了。”

他亦是笑道,

“我随便学学,把身体搞好就行。”

虽然对彭玄很信服,但朱标还是觉得,修成神仙是虚无缥缈的事儿,或许道家功法的确可以让人长命百岁,也可以祈雨禳灾,斩妖除邪。

但要说飞升成仙,还是难以相信,历朝历代那么多皇帝求仙,不都以失败告终了吗

纵然真的可以,那难度估计也跟老爹开局一个碗,最终成为皇帝差不多。

当然,朱标也不反对朱橘去追求神仙之道,甚至还挺支持——人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这挺好的。

“也成。”

朱橘笑道,

“回头我问师父要个权限,这样就可以多教你几个动功了。”

“我知道有一个动功,是一门配合腿脚的拳法,对生孩子很有帮助!等你桩功练得差不多了,我就传给你!”

俩人正聊着,殿内忽的传来一道声音。

“在外面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还不赶紧进来!”

奉天殿内,朱元璋扫视着面前的铁牌牌,轻轻抚须。

“爹。”

“爹,喊我们来干啥”

俩人进了殿,也不行礼,只是喊了一声。

以前朱标还会像模像样的行礼问安,现在跟朱橘学的,在自家老爹面前也是随意了许多。

“瞧瞧这些。”

朱元璋颔首道,

“你爹的杰作。”

朱标看了过去,神色微微一凛。

“这是……爹,这是丹书铁券吗”

他轻轻触摸着如同卷轴一般的铁牌,开口询问道。

朱橘闻言,亦是随手抄起一块丹书铁券瞧了起来。

“这玩意儿就是免死铁券”

“古代最大的骗局哈哈……”

好像得到这玩意儿的大臣,没几个善终的啊!

“什么骗局你在说啥”

朱元璋耳朵微动,皱眉问道。

“咳,没啥。”

朱橘闭上了嘴巴,仔细的查看起了铁券上的内容。

“你俩猜的不错,这的确就是丹书铁券。”

朱元璋抚须笑道,

“这铁券的制式,还是咱专门照着钱镠铁券的样式制作的。”

“每一份铁券上面的内容都不一样!赞扬了咱大明朝开国功臣的功绩!”

“此外,这铁券还有一个好处,只要拥有此物,便可免死一次!所以臭小子说是免死铁券,也不算错。”

朱标闻言,连连点头。

“这个好,此物赐给功臣们,必然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大呼皇恩浩荡。”

他称赞道,

“这份丹书铁券赐下,也是彰显了爹您对功臣们的厚待。”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咱也是这个意思,总是有人说什么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弄得好像每一个皇帝都是刻薄寡恩似的。”

老朱道,

“咱就不是!”

“对待这帮老兄弟,咱还是念着他们的好的,这江山一刀一枪,也都是他们为咱打拼出来的!如今坐了江山,自然是要共享富贵!”

“赏赐这铁券就是告诉他们,咱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有这一份功劳在,哪怕犯了大罪,咱也会宽恕他们,让他们免死!”

“如此,咱也算是个仁君了吧”

噗。

朱橘一时没绷住,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

朱元璋眉头一竖,呵斥道。

“没什么,没什么……我刚才吃东西呛到了。”

朱橘干咳了两声,连连摆手道。

没办法,老朱说自己是仁君,这实在是太好笑了。

九族消消乐忠实玩家,战力榜排名第二的大哥,竟然说自己是仁君。

可以收录进洪武年间笑话全集了。

至于榜一大哥是谁,那自然是咱们亲爱的四哥,诛十族创始人,路过的狗看一眼都得被抓过来放血的朱棣了。

“嘿,咱看你今天怎么阴阳怪气的。”

朱元璋一脸不悦的道,

“又是什么骗局,又是怪笑的。”

“来来,你给咱说清楚来,你有什么意见,现在可以提,咱让你监国本来也就是让你参政的。”

“来,说道说道,叫你俩来,本来也是让你俩再合计合计的。”

以他对朱橘的了解,这臭小子估计又有一番‘高论’。

“呃……意见倒是没有。”

朱橘挠了挠头,道,

“只是,这铁券的免死权,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免吗”

“如果谋反的话,那也能免吗”

朱元璋脸色一变。

“那当然不能!都造反了,咱还能惯着他啊”

“肯定要诛他九族啊!”

朱橘点了点头。

“那是啊,那你这一条就得加上,作为补充说明。”

“造反的杀无赦,有铁券也不可免。”

“要不然,人家造完反要杀头了,突然拿出一个铁券来,你是杀还是不杀杀的话,那岂不是要被人说你皇帝说话不算数了”

听完这番话语,朱标和朱元璋皆是点头。

“有理,有理。”

朱标正色道,

“父皇应该加上这一条,以免将来被人钻了漏洞。”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

“好!这个提议是对的,得加上这一条!”

“今天咱就让人刻字,一晚上的时间,也来得及!”

一共也就四十来块丹书铁券,虽然明天就要封赏功臣了,但让将作监加班加点刻字,一晚上的时间,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

“其次,这免死,能免几次”

朱橘道,

“是像钱镠铁券那样,本人免死九次,子孙免死三次呢还是无限次免死”

“这个你也得交代好,而且公侯伯之间,也得分档次吧”

虽然这玩意儿属于是老朱一时兴起的玩票之作,将来也不具备真正的免死作用。

但朱橘还是想尽可能的将其完善一些,毕竟,皇帝赐下免死铁拳,最后又不认,这还是挺损伤信用的。

这种情况若能避免,自然是最好。哪怕无法避免,也得先事先搞好各种补充说明,免得到时候世人说皇帝耍赖不讲信用。

“这个咱已经想过了。”

朱元璋道,

“丹书铁券分为四个档次。”

“一等,本人免死两次,儿孙免死一次。”

“二等,本人免死一次,儿孙免死一次。”

“三等,本人免死两次。”

“四等,只可本人免死一次。”

“第一功臣授予一等铁券,其余公爵授予二等,侯爵授予三等,伯爵授予四等。”

朱橘哈哈一笑。

这老爹可真够抠的。

第一功臣,算上儿子也才免死三次而已,只有钱镠铁券的四分之一而已。

这么看来,还是唐朝皇帝大气点……

“怎么,你觉得少啊”

朱元璋冷哼道,

“这不少了!相当于是有了一张保命符,只要不是谋反,哪怕做再过分,再无法无天的事儿,咱都能放他一马!”

“而且,这铁券是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只要这铁券还有免死的次数,还可保后代之命!”

“咱次数虽然少,但实用!钱镠铁券虽然次数多,可那九次又没用到!其实是荣誉性质更大一些!”

朱橘连连点头。

“说的是,说的是。若是真能兑现,那也不少了。”

他道,

“不过,老爹你确定只补充一条谋反罪不可用”

“要不然再多补充几条我建议起码再补充一条欺君之罪吧!万一您哪天看哪个功臣不爽了,给他设个套,让他欺个君,还能用这一条杀人。”

要是可以,他都想在铁券最后刻一串小字儿了——

最终解释权归皇帝陛下所有!

有这一条,才灵活嘛!

“嗯你觉得咱会想杀这些功臣”

朱元璋略有几分不悦的道,

“咱心里想着的,是与他们共富贵,可没有兔死狗烹之心!”

朱橘耸了耸肩。

“那陆仲亨、朱亮祖、廖永忠他们三个怎么说”

他道,

“按照他们三个的功劳,多的不说,封一个侯爵应该是可以的吧如果他们是拿到了你这丹书铁券之后,才东窗事发,那你是允许他们用铁券免死,还是无视铁券把他们杀了”

“就当时那个情况,你当着凤阳那么多老百姓的面,他们仨掏出铁券来,你是杀还是不杀”

朱元璋:“……”

这一问,还真把他给问住了!

就当初那个情况,气氛都烘托到那了,不杀根本说不过去啊!

“那种情况……特殊!”

“是吗那你怎么就认定,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特殊情况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啊。”

“……”

朱元璋再度沉默,脸上神色阴晴不定。

“这铁券要么不赐,既然赐了,那作为皇帝就要信守承诺。”

朱橘正色道,

“都说皇帝金口玉言,一口唾沫一个钉,但说话这事儿,事后可以赖账。”

“可这铁券,是有实物的,是在盛大的场合下,赏赐给功臣的,连史官都要记录!这玩意……它不好耍赖,你要真赖了,人家说你朱皇帝不讲信用,以后不给你卖命了。”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对后世子孙都是有影响的。”

“信用是很神奇的一样东西,若是将其维持,可以让天下臣民归附,一心向着朱家皇室;但若是将其打破,扯坏,那么皇室的信用,就成了擦屁股纸,没人瞧得上,也没人信得过了。”

朱元璋:“……”

听到这番话,朱标也是陷入了沉吟之中。

“爹,我觉得小橘子说的话有理,这东西……不能一拍脑袋就随意发放。”

他抬头道,

“本就是锦上添的东西,不发也没什么,可要是发了,将来想要反悔,可就受掣肘了。”

“这关乎到皇室的信用!不光是您自己的事儿,也关系到我们,乃至大明的千秋基业。”

“真要发,也不能全发,有选择性的赏给几个特别信得过的功臣即可,比如徐叔叔、汤叔叔,这些都可以,但某些武将,则需要慎重啊……”

两个儿子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望着桌上那一堆精美的丹书铁券,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按照你们的意思……这丹书铁券,咱不该发。”

他喃喃道,

“发了,到时候反而会影响咱的威信”

“是这意思吧”

朱橘和朱标相视一眼,皆是点了点头。

您老人家的脾气,大家都清楚,也就您自己不清楚。

到时候那帮飞扬跋扈的勋贵里,能善终多少不好说,但肯定会有人跟陆仲亨、朱亮祖他们差不多下场!

所以……何必多此一举,反而落人话柄呢

“咱想想。”

“咱好好想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