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的”
“你先别管谁说的,你就说有没有吧”
张允修讪讪一笑,李伟急了,红着脖颈问道:“你别笑,你还没回答咱呢,到底有还是没有,你倒是给咱说个准话啊。”李伟这辈子最恨的就两种人,一种是从他碗里扣钱的人。
另外一种就是不让他从碗里扣钱的。
看着张允修大把大把赚银钱,他浑身上下难受得紧,就如同有蚂蚁在爬一样。
“侯爷,咱把你当朋友,咱也不诳你。”张允修思索几秒,抬头看向李伟说道,“其实,咱也就是个跑腿儿的,大头都是皇上的。”
“咱外孙”
“对,咱就是给皇上跑腿的。”
李伟一怔,把目光缓缓移向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正巧把目光移过,三人目光交汇,万历皇帝仿佛在说——站在那儿,等朕忙完就过去找你。
此刻,万历皇帝正被张居正和一堆高官显僚围在正中。
直至交了酉时,钟鼓司的太监一声锤响,负责礼乐的太监尖细着嗓子喊道:“开奏——”
刹那间,鼓乐齐鸣,前来的参加灯会的官员纷纷理理衣冠,对准皇帝的方向跪拜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忙上前把张居正扶起,然后才一挥手,吩咐道:“众爱卿平身,今日恰逢元宵佳节,躬逢其会,还望各位臣工不要拘束,各展风貌才是”
“谢陛下。”诸位大臣齐声一答,然后缓缓从地上站起身子。
紧接着,皇帝身边的太监又宣读礼仪以及节目流程,整个鳌山灯会便算是正式开始。
张允修和李伟找了个位置坐定,继续此前的谈话内容。
“侯爷,这海外是有大把的银钱,您若是信得过咱,就带着船队,往南走。”
“南边南到哪儿去”李伟问。
“苏门答腊岛,再往东南就是大洋洲,哪儿有好大一块地皮,现在人少,你若是上去,准保赚的盆满钵满。”
“多大”
“大到你用脑子想都想不到。”
张允修神秘一笑。
澳大利亚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直到十七世纪才被外人发现,然后就是被殖民。
因此,澳大利亚并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为他大部分地方环境恶劣,且不适合人居住,便被当做流放犯人的地方。
饶是如此,那也架不住人家地盘大,矿产资源丰富啊。
而且与大明的距离,也并没有同欧洲那样遥远,现在上去,是再合适不过的时机。
“那你咱不和皇上说”李伟有些狐疑。
“我说了啊,皇上已经答应要造大船,前去南方给土著送温暖。”
李伟张了张嘴巴,正要答话,一声带着愤怒的声音陡然轻响:“好你个张允修,跑这儿来躲清闲,刚才为何不来朕跟前朝拜朕”
二人回头一看,万历皇帝不知何时走上前来,后边还跟着魏清。
“您身边都是高官,臣一个芝麻大小的官儿过去,岂不是让人看笑话”张允修眨巴眨巴眼睛,笑吟吟地冲皇帝回道。
一旁的李伟也要行礼,万历皇帝止住他。
“谢皇上。”
李伟道了声“谢”,目光却是不停在灯山上扫动。
“外公,您看些什么呢”
万历皇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带着几分狐疑询问,李伟一抹嘴儿,两眼闪过一丝兴奋:“皇上,这灯会了不少钱吧,可不能浪费喽,这灯老臣想带回去。”
得,这点小便宜都不放过。
张允修与万历对视一眼,然后说道:“您老愿意带,就愿意带,全带回去也没人敢说您。”
“哎,好。”
李伟眉头舒展,笑得直合不拢嘴儿。
万历皇帝觑了眼周围,见母后正与张先生闲聊,他瞅准机会,带着张允修就往城下缩。
“皇上.皇上,您可是今儿个主角。您走了,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身后的魏清急了,跟在后边,气喘吁吁地呼喊。
“嘘,你这老狗,不知道说朕去如厕了么”狠狠瞪了眼魏清,万历皇帝厉声喝道。
“皇上.”
魏清一张脸紫涨,愁容满脸,万历皇帝吹胡子瞪圆,似赶苍蝇似地摆手道,“回去,给朕回去,朕最多一个多时辰就回来,你给朕拖一个时辰。”
说罢,也不理会魏清,与张允修趁机溜出紫禁城。皇帝出游,张允修不敢大意,忙派张福去叫韩三带人来护卫。
不一会儿功夫,一行人换好便装,大摇大摆的在二郎街上闲逛。
万历皇帝看着两边的百姓笑容洋溢,嗅着街边的烟火味,忍不住赞道:“这才叫灯会,宫里边的繁文缛节,朕早就看腻歪了。”
“皇上说得是,这天下的百姓安宁才是真的安宁。若是那日这些百姓脸上的笑没了,那这天下就要坏事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