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冬将谷雨背上花轿,二柱跨上马走在前头。
乐队一路吹吹打打,朝着“幸福家园”的新房子行去。
事先等候在那里的顾家人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全都激动起来。
这是迎亲队伍回来了!
大柱把准备好的爆竹扔进火堆,路边立刻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炸响。
看热闹的孩童们捂着耳朵嬉笑着,场面很是热闹。
新房子没有院子,堂屋门口一条红布毯铺在地上。
花轿在红布毯的一端停了下来。
二柱在喜婆的指引下,走到了花轿旁边。
喜婆高声唱道:“新郎踢轿门!”
这次的喜婆是由里正老伴儿客串,她儿女双全,夫妻和睦,而且又是族长媳妇儿,德高望重,当喜婆最是合适不过。
“一踢轿门幸福临门!”
“二踢轿门儿孙满门!”
“三踢轿门财富入门!”
她每喊一声,二柱就轻轻在轿门上踢一下。
喜婆笑眯眯走上前去,掀起轿帘,将戴着盖头的新娘子给扶了出来。
她手里拿着一条红色的绸带,一头由新郎官拿着,另一头递到新娘子手中。
二柱牵引着谷雨,顺着红布毯往堂屋慢慢走去。
“我的老天爷啊,这二柱成亲可太讲究了,那么好的红布,就这么铺地上了!”
看热闹的村民们啧啧称奇道。
这里的习俗是,新娘下轿脚不能落地。
可谁家也不舍得专门去买这么好的红布铺在地上。
一般都是将家中麻袋拼接,让新娘子走上一遍算数。
“人家老顾家现在可不缺那仨瓜俩枣的,再说了,这红布等婚礼结束了以后,洗洗还能用的。”
“光前叔家现在日子也算是一飞冲天了。”
“咱们村家家户户日子也都好过起来了,都是托小远的福啊!”
“这话倒是一点没错,你们看,现在外村的姑娘都想着要嫁到咱们大同村来过好日子。”
“连二强子那个哑巴,前些日子都有人上门说媒了!”
“哑巴算什么?我听说,连咱村二傻子都有人相中了,说是小河村的绝户寡妇,不过带着俩娃娃,二傻子他娘有些不太愿意。”
“嘁!二傻子娘还拿起乔来了,人家虽说是个寡妇,带俩娃不正好说明人家能生养吗?而且生过娃的女人将来不容易难产,他儿子一个傻子,能讨到媳妇儿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她还不愿意?!”
“那同时不同往日了,咱村里的日子,便是城里人都不一定及得上咱们,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只要入户到咱村,这辈子就算是吃穿不愁了。”
“都知道咱们大同爵爷宽厚,税赋比旁的地方低了不止一点半点,还能在村子里找到一份养家的活计,那可不都削尖脑袋想来咱村子里落户吗?”
门前台阶处的红布毯上,放着一个铁盆,铁盆里燃烧着几根木头。
二柱搀扶着谷雨跨过火盆。
里正老伴大声唱着吉祥话:“火盆红红照厅堂,新人跨过得吉祥,从此家门多兴旺,夫妻和睦福满堂。”
爆竹声震得房梁上的红灯笼都晃动了起来。
王婶挤在人群里笑得合不拢嘴:“瞧瞧这对璧人,往后定是儿孙满堂!”
三牛被顾老太太拉到新房里去给新人滚床了。
二柱本来是想让四蛋去的,可大伯娘刘氏说四蛋早早没了阿爹,不吉利,便提议让三牛代替。
三牛心里是不太愿意干这活儿的,那整整一张纸的吉祥话,都要背下来才行。
到时候一边在床上滚来滚去,一边还要说吉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