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研发(2 / 2)

随着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瀚海资本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家国际知名的汽车巨头向瀚海资本抛来了橄榄枝,表达了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意向。这一消息让整个公司为之振奋,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该汽车巨头对电池的性能、产能以及质量管控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一旦合作达成,将助力瀚海资本迈向国际市场,但稍有差池,也可能对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江寒再次召集核心团队商讨对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大考。大家说说,我们如何才能满足对方的高要求?”

生产部门负责人面露难色:“目前我们的产能虽然能够满足现有订单,但要达到汽车巨头的需求,还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

老陈沉思片刻后发言:“性能方面,我们可以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这与我正在推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方向有相通之处,能够加速进展。”

林玲补充道:“在质量管控上,我们要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确保每一块电池都符合高标准。同时,我会加强与对方的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期望,做到有的放矢。”

江寒综合各方意见后做出决策:“资金方面,我们通过银行贷款和引入战略投资解决。生产部门立即制定生产线升级方案,老陈带领研发团队全力攻克性能提升难题,林玲负责与合作方紧密对接。各部门协同作战,务必拿下这个合作项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公司上下一片忙碌。生产车间里,新的生产设备陆续安装调试,工人们接受着严格的操作培训;研发中心内,老陈团队日夜奋战,对电池材料和结构进行反复试验和优化。林玲频繁往返于国内外,与汽车巨头的团队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并调整方案。

经过不懈努力,瀚海资本成功通过了汽车巨头的多轮考察与测试。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的那天,江寒在公司全员大会上激动地宣布:“这次合作是我们迈向国际舞台的关键一步!但这只是起点,未来我们要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和拼搏劲头!” 台下掌声雷动,员工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

然而,就在公司全力投入与汽车巨头的合作生产时,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瀚海资本的舆论风波。有竞争对手恶意散布谣言,声称瀚海资本的电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导致部分潜在客户产生疑虑,市场拓展工作受到一定阻碍。

面对这一情况,江寒迅速组织公关团队,一方面收集证据准备起诉造谣者,另一方面积极与媒体沟通,举办产品安全发布会,邀请权威检测机构现场演示,展示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一系列危机公关措施,舆论逐渐扭转,公司的声誉得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