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进军(2 / 2)

就在瀚海资本忙得不可开交,全力攻克各个区域难题的时候,行业里又掀起了一场颠覆性技术变革的大风暴。一家美国的前沿科技公司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固态电池技术。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高了将近两倍,充电时间也大幅缩短,不到十分钟就能充满。这消息一传出,全球新能源市场瞬间炸开了锅,各大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投资者们也开始重新评估行业格局,对瀚海资本未来的发展前景,心里多了一丝担忧。

江寒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晚上都没睡着。他心里清楚,要是不赶紧想出应对办法,瀚海资本这么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可能很快就没了。天刚亮,他就又把核心团队召集起来,紧急商量对策。研发部门负责人一脸严肃地汇报说:“这种全新的固态电池技术确实很厉害,不过现在还在实验室阶段,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不少难题要解决,比如制造成本太高,生产工艺也很复杂。但咱们可不能大意,得加快咱们自己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度。”

江寒想了一会儿,马上做出决定:“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的资源投入。老陈,你亲自负责,把公司最厉害的研发人员都集中起来,争取尽快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缩小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另一方面,市场部门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向公众通报我们的研发进展和技术实力,稳住投资者的信心。同时,积极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拓展技术研发渠道。”

在欧洲,随着新行业标准逐步实施,瀚海资本的法务与政策研究小组压力巨大。新标准里的一些条款,对电池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指标要求特别高,公司部分现有产品面临整改,甚至可能要下架。小组负责人每天在欧洲各国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之间奔波,据理力争,同时组织技术团队针对产品进行优化。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瀚海资本成功说服部分欧洲国家修改了标准里一些不合理的条款,还率先推出了符合新环保与安全标准的新一代产品,重新赢得了欧洲消费者的信任。

在亚洲市场,竞争对手的攻势越来越猛。他们不仅在价格上压得很低,还在一些新兴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做品牌推广,想进一步挤压瀚海资本的市场份额。林玲带着亚洲区团队深入调研市场,发现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智能化应用需求越来越高。于是,她马上调整策略,和多家知名科技企业合作,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瀚海资本的产品里,推出了一系列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能源消耗数据,自动优化能源分配,给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能源服务。这个创新举措很快吸引了大量亚洲消费者,瀚海资本在亚洲市场的份额慢慢稳定下来,还开始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