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定了定神,那些她以为是梦的场景应该就是这个身体的记忆了。她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上辈子毕业后经过几年的奋斗加省吃俭用,终于给自己买了套房子,虽然只是一个40平的LoFt公寓。
同事们都笑她傻,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40平是属于她的家,是她的港湾。可现在,一朝穿越,什么也没有了,这让她情何以堪。
江璐看她一脸沮丧的样子,小心的问道:“你是不是还不太舒服呀?要不你吃点东西,填饱肚子人也会舒服点。我这有早上从家里带的葱油饼,还有热气,你吃点。”说完就从挎包里面拿出一个铝制饭盒。
“不用不用。”她赶忙拒绝:“我带了烧饼的,还有两个呢,我吃这个就好。”说完便也从挎包里拿出油纸包裹的烧饼。本来有3个的,昨天晚上她吃了一个,哪知道夜里发热,早饭也没吃,这会儿都已经过了中午了。她咬了一口,虽然是冷的,但是面粉的香气依然在口中散开,多嚼两口就有了一丝甜味。
“你们都吃过午饭了吗?”于清问道。
“早就吃过了。看你一直在睡就没有叫醒你,你赶紧吃吧。”江璐说着。
于清也不再多话,只埋头吃着馒头,一个烧饼下肚感觉还没有饱,看了看另一个还是决定先不吃了。
这时船也靠岸停了下来。
就听船舱外面有人喊:“润州市码头到了,到润州的准备下船啊。”只见船舱里站起来了二十多个人,一个个都拿着大包小包的往外面走去。没一会儿闹哄哄的船舱又安静了下来。
“二哥,我们也快到了吧?”江璐对江爱国说道。
“嗯,快了,已经到了润州,我们要去的江县就在江对面,一会儿船开了也就一个小时就能到。”江爱国回道。
“哎,清清,我们都是去江县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被分到一个生产队,要是能分到一起就好了。”江璐期待地说。
“这个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呀。”于清说,她这会儿已经从脑海中整理出了一些资料,知道现在是1976年春天,而她就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一批人中的一员“知青”。这个从前她只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接触过的词语,现在她自己也要作为一名知青去下乡插队,为祖国的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这感觉有点微妙呢。
“其实在苏省,分到哪儿都还好。这边条件虽然不能和城里比,可是同样是农村,苏省是大平原,自古以来就富裕,比别的地方总是好一些的,而且离家也不远,农闲时也是能请假回家看看的。”江建军说道。
“有道理,咱们总比去大西北的人幸福多了。听说那边条件可苦了,风沙大,还特别缺水,我同学的哥哥去了北疆建设兵团,写信回来说他们每天用的水都是定量的,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洗一次澡,要家里想想办法找个工作安排回城呢。这要是我肯定受不了。”江璐皱着鼻子说道。
“那边条件确实艰苦,所以才更需要有志青年们去开发建设。”江爱国道。
“话是这么说,可要是真让我一个月都不能洗澡,我会疯的!!”江璐小声的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