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蔬菜太多了(2 / 2)

回到屋前,于清将瓜挑了挑,那嫩绿的就是比较嫩的,可以炒着吃,发白的就是长老了的,口感不好。她自己挑了两个,给了孙来娣两个,又给江璐留了四个,剩下的准备都喂猪。

看她什么都要喂猪的架势,孙来娣忙拦住了她,说:“你也别什么都喂猪,就你这样猪吃的比不少人都要好。”

“可是真的吃不完啊。”于清苦恼地说道。

“这豇豆挑些嫩的焯水晒干留着冬天吃。黄瓜要是也嫌多,就趁着还是嫩蕾的时候摘下来腌上留着当小菜吃。”孙来娣有些无语。

“又没人告诉我,我也不知道啊。”于清委屈地说:“黄瓜虽然吃不完,但是也没多到值得腌的地步。要不你告诉我茄子怎么储存吧。”

“这……茄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弄。要实在不行送供销社吧,他们也收菜的,不过不值什么钱。”孙来娣给她出主意。

于清听孙来娣这么说,就知道肯定卖不上价,不然以她的性格宁愿从嘴巴里省出来也会拿去卖掉的。

想到这儿,于清说道:“豇豆我晒些,黄瓜和洋柿子你就经常过来摘,你吃不完就给知青们分分吧。还有这个佛手瓜,你也挑几个嫩的回去分给大家尝尝。”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孙来娣说着挑了3个佛手瓜,又拿了几个洋柿子和黄瓜,放到一个篮子里。拎起来说:“篮子先借我用用,回头再给你。”

“行,拿去吧。”

佛手瓜还剩4个,于清洗洗切开后发现也就1个实在太老喂猪,猪都要嫌弃,另外3个还可以,直接就剁了扔进了猪食锅里。看着这一锅丰盛的猪食,如果把糠皮换成大米就是一锅菜粥,换成面粉就是汤(糊糊),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还是挺有营养的。果然人和猪的食谱高度重合。

初夏的农村生活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每天都是在除草,花生地、黄豆地除完,还要去秧田里拔稗子,每天都是一场大汗淋漓的体验。

这天早上4点于清就和知青们来到了秧田。今天的任务不一样,不再是除草,而是给秧田放水。

水稻的种植离不开水,夏天气温又高,田里更是需要大量的水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所以每年秧苗种下后,队里都会安排村民们轮流放水。今天就轮到知青们了。

因为太阳出来后气温升高,如果那时候放水浇田,会把秧苗烫死,所以放水的人都是天刚亮就到田里。

这算是个轻松的活儿了,只要沿着渠道走,把每块田堵着放水口的草把拿掉就行了。知青们每人管一行,都拔完了继续去下一行。当然也不是拔开就不管的,还得回头看看一开始放水的田里水是不是差不多了,水太大的话蒙着秧也是不行的。

不过今天能让所有知青都带着竹篮过来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放水时能捉到鱼。而且操作也很简单,只要把篮子放在进水口的田里那一边,用树枝将篮子固定好不被水冲走就行。

放水虽然不是什么体力活儿,他们一群知青也有十几个,但是整个大队的水田加起来有六七百亩,全部走一遍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到九点时田里差不多都放好水了,就剩下最远的几块地。

这会儿水流不大,应该是抽水机那边已经停止工作了。现在就需要慢慢等了,刚好可以去看看之前放的竹篮有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