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璐跺跺脚,气得不行,不过不伤感了。
于清和孙来娣相视一笑。
到了江边码头,豁,人还不少呢。
不过这回可不是他们来的时候的大船了,是几条小船。去沪市的好歹还是烧油的,去江对岸的直接就是手摇的。
于清问明了,年后初五会有一条船去沪市,约好开船的时间,和江璐他们告别。
回村里直接去了养鸡场,这会儿已经过了八点了,养鸡场的鸡饿得直叫唤。
于清赶忙开仓库,让人称了糠出来调鸡食。
第一批的鸡已经长大了很多,大队长啧啧称奇,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还真有不少长到3斤以上了。
于清却一点都不奇怪,这些鸡吃得可一点不差,饲料里面都掺了菜籽饼,秋收后这段时间,又添加了豆腐渣,再加上于清偷偷添加的粮食,鸡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又有油水,怎么可能不长肉呢。
她已经和张主任约好了,腊月二十八把鸡杀好了送过去。
这边刚把鸡喂上,就听到了炮仗声。
“哟,这是嫁妆来了啊。”陈秀说道。
“小于啊,我们去凑个热闹,你去不去啊。”王兰说。
于清也有点心动,只是大家都走了的话……
“你们去,你们去,我在这儿看着。”老孙头笑眯眯地说。
于清也不纠结了:“走,咱们快去快回。”
等她们到的时候,已经在卸嫁妆了。
大件的家具已经搬下来了,正在往新房里搬,于清没看到,这会儿正刚好看到一个人搬着个马桶下来,听声音里面还有东西。
于清有点囧,虽然是新的,但还是阴暗的想马桶里会是什么,结果不小心嘟囔出来。
旁边陈秀听到了笑着说“里面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枣生桂子’,这结婚用的马桶叫‘子孙桶’,每个姑娘结婚时嫁妆里面必备的,寓意着将来儿孙满堂。”
于清不好意思地笑笑,果然能够保留下来的习俗都有原因,一个用来装排泄物的桶和子孙后代扯上了关系,立马感官都不一样了。
除了马桶,还有水桶、木盆、搪瓷盆,连毛巾牙刷都有。
于清啧啧称奇,想起以前看过关于十里红妆的解释,说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姑娘到了婆家,吃喝都是自己的嫁妆。
现在看来普通百姓中嫁女也有类似的意思啊,看看这些嫁妆,全是过日子需要用的大大小小的东西。
拖拉机上的东西都搬完后,于清又随大流地去新房看了看。
队长家有两座房子,前面一座时间比较长,是土坯混砖瓦的,后面一座是前两年刚建好的砖房。
新房就设在后面一座的西间。
房间里刷了白墙,看着很是干净清爽。
十来个跟去拿嫁妆的小伙子这会儿正在把家具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