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书记看时间也不早了,结束会议,大家各自散了。李德昌和赵重光也抓紧回去,安排人去两个队里拉东西,要债这种事情,得趁早,晚了怕他们又找借口赖账。
晚上,于清看到拉回来的糠皮、砖头,听说还有三百多块钱,不禁朝李德昌竖起大拇指,牛啊。这下他们不光没损失,还小赚一笔。
“小于啊,虽然我们把损失要回来了,但是后面交货肯定会受影响吧,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李德昌问。
“这次死掉的鸡大小都有,影响肯定有,但不会太大,我的建议是到时候不够数量的就从咱们大队收购一些,价格按照供销社收购的价格来算。”于清说道。
“未必能收到啊,谁家养鸡不是为了下蛋啊,让他们卖鸡不太可能的。”李德昌说道。
“队长叔,可以让想卖的人家现在就可以先把小鸡养起来,愿意卖几只就养几只,这算是给队里养的,不受3个数量的限制,但也最多再养3只。这样一来,缩短了大家重新养鸡的时间,应该会有人愿意的吧,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了丰产期的鸡,可定有人卖。”于清说道。
“这倒也是个办法,咱们大队有五百多户人家,应该能凑出来。”
“嗯,而且要定个时间,就定在小麦收割之前吧,时间太长容易出乱子,被别人抓到话柄也不好。”于清补充道。
“不错,考虑的挺全面的,我也和公社打个招呼,这样就不怕了。”李德昌说。
“队长叔,咱们的养鸡场需要扩建啊,现在的地方本就小,开春想要多养鸡,地方肯定不够。”于清说。
“这是自然。”李德昌说道:“我们昨天夜里也商量了一下,新的养鸡场就放到养猪场旁边来,这块地本来就没好好长东西,做新的养鸡场挺好的。”
“那这次建,我建议分笼饲养,我之前专门做了对比,一鸡一笼养的鸡明显长肉要快些。更不可能出现抢食打架的情况。而且这样可以建四层,能更好的利用空间。”于清建议道。
“也行,就听你的。我这几天就通知让大家开始编鸡笼子,过了正月十五就动工建新的养鸡场。”李德昌说。
“多盖两间仓库,每间不用太大,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至于都被毁了。院子里最好再打口井,杀鸡的地方也要留出来,不能总去养猪场那边。”于清补充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算是将新的养鸡场各方面都定下。
初二一早起床,外面白茫茫一片,竟然下雪了。
虽然下雪,但是人们走亲戚的热情依然不减,不是小媳妇回娘家了,就是出嫁女回来了,总归是热热闹闹的一片。
于清没有亲戚要走,照旧是去养鸡场上工。只是心里隐隐担心要是雪太大,温度太低,初五她能不能正常出行。
好在下午雪就停了,第二天更是出了大太阳,雪就化得七七八八。于清悬着的心也放下。
初四她就不再上工,在家准备出行的东西。首先被褥要带,去了北疆她可不信她哥能有多余的被褥给她用。
其次一路上的吃喝也要准备好。虽说火车上也有吃的卖,但是出门在外能低调还是低调点好。别人要是看你顿顿买着吃,必然觉得你有钱,万一遭贼就不好了。她不怕贼偷,想偷也偷不到,她只是怕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