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听得心驰神往,忍不住问道:“师父,神仙之上呢?”
灵风子闭目片刻,缓缓道:“神仙之上则为天仙。天仙者,乃是丹道上炼虚合道的至高阶段。功成于三乘之中,迹超乎三乘之外,不为法拘,不为道泥。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由于神仙厌居三岛,传道人间,道上有功,人间有行,与造物同参,经万古而不朽。”
他语气愈发庄重:“届时神光普照,立身永恒,化身万千;一得永得,一证永证,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开辟度人。”
说完,灵风子闭目不语,仿佛沉浸在那至高无上的境界之中。太渊则静坐沉思,脑海中将师父的话语细细梳理。
天仙至高,立身永恒,坐视宇宙生灭。
神仙次之,谢绝尘俗以返三山,超凡入圣。
地仙再次之,得天地之半,神仙之才,驻世长存。
人仙居于末等,止于小成,可尽人寿。
嗯,怎么少了鬼仙?
周天有五仙,天地神人鬼。
太渊恭敬地问道:“师父,五仙之中,为何少了鬼仙?”
灵风子闻言,面露不屑,哂笑道:“鬼仙者,虽曰仙,其实鬼也!修持之人,不悟大道,却妄图速成。他们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在定中出阴神,此阴神乃清灵之鬼,并非纯阳之仙。只因他们一心使阴灵不散,故而称之为鬼仙。”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道家求今生,不修来世。
“真正的道家高士,没有人会选择鬼仙这条路子的。除非在修炼之时,此人已是年事已高,肉体衰朽不堪,或者所处环境艰难,无从保障,今生修成大道已无望,才会用此法,可出阴神。“
“虽能在阴中超脱,但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入轮回,却又难以返回蓬瀛仙境,终究无所归依,只能止于投胎夺舍而已。”
太渊点了点头,心中了然。
鬼仙就只是基础的性功修行,也就是单一的修炼神魂。
但此方世界又不像《阳神》里所写的有造化雷劫,可助神魂点化浑身阴质,所以不为求道者所取。
回想起师父的教诲,太渊心中愈发坚定。
他一路南下,目的地有二,一道一佛。
道家南宗祖师——武夷散人——白玉蟾,曾经传道授法的武夷止止庵。
佛家禅宗——六祖——慧能,传下顿教法门曹溪禅的南华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