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均功劳有了,但只有“威”而没有“望”!
通过教导弟子可以为其获得弟子们的感恩和拥戴,为其聚集人望。
而保管丐帮武功必须得武艺高强之辈,之前是解风自己保管,现在交给了苏均,并让其可自行观摩。
【降龙掌法】、【少阳玄功】、【缠身十八打棍法】、【潜龙护宝盘旋十八打棒法】、【七指竹】、【八仙掌】等等。
所以苏均武艺日渐深厚,已经直追解风。
“师父。“苏均抱拳行礼,声音清朗如剑鸣,“弟子已查探到比武经过。“
堂中众长老闻言纷纷侧目。
解风抚须颔首:“继续。“
“麻风的金钟罩已练至第七重。“苏均指尖轻叩案几,“刘山的快刀三十六式……“他突然并指成刀,在空中划出三道残影,“能同时斩断三根香头。“
角落里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
执法长老赵铁掌脸色微变——他上月与刘山切磋时,竟未逼出对方这手绝活。
苏均继续道:“此二人输的心服口服,皆言林平之的枪又重又稳又快。”
解风一拍桌子,朗笑道:“好,哈哈哈,这样才有意思。”
“听闻林平之连续比试,身心必有疲倦。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了,我不占他便宜,让其修整一月,五月十五,请他上君山一会。”
……
江湖风讯,向来比春风更快三分。
林平之挑战丐帮帮主解风的消息,就像一粒火星溅入油锅,刹那间燃遍三湘四水。
太渊倚在客栈窗前,望着街上奔走相告的江湖客,不禁莞尔——这世上没有电报网络,可那些走镖的、卖艺的、说书的、跑船的,个个都是活信鸽。
晨光尚未穿透巴陵城的薄雾。
城北茶棚的说书人已经拍响醒木:“话说那'枪灵'林平之,一杆银枪挑翻十八路好汉……“
到了晌午,城南码头的苦力们歇脚时,都在比划着想象中的绝世枪法。
及至暮鼓响起,连青楼里的琵琶女都在弹唱新编的小曲:“君山月,少年枪……“
第二日拂晓,衡阳城的早市上,卖炊饼的老汉与挑柴的樵夫争得面红耳赤。
“解帮主三十年前就……“
“你懂什么!那林家小哥……“
湘江的渔舟里,艄公一网撒下去,捞起的鱼儿还没甲板上议论此事的乘客多。
本来只是类似于闭门切磋武艺,友好交流的比武,经过这些人大肆渲染,仿佛变成了江湖后辈俊杰要撬动江湖前辈的地位的一站。
特别是一些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各派年轻弟子,更是关注。
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这个江湖已经被老一辈的人给把握话语权太久了,也该轮到年轻人出头了。
有人兴奋,有人鄙夷。
但不管如何,皆是往君山赶去,希望能一睹大战。
太渊望着湖面上渐密的帆影,轻抚腰间酒葫芦。
这江湖,终究是耐不住寂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