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赵子称没法自己做,因为他刚刚已经想到一计,自己要想捞人,必须让杨志配合——他很有可能需要用到杨志手上那几张殿帅府刚给的空白告身。
所以赵子称便委婉地激发杨志的斗志:“杨兄莫非独无仗义之心耶”
赵子称一时情急,把话本上的名场面原台词都说了出来。这本是《三国志平话》里孔融请刘备救陶谦时的原台词。
杨志也被突然冒出来的文言文说得有些羞愧,连忙解释:“若是公子遇了冤屈,咱恩怨分明,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林冲遭际虽然可怜,毕竟是原先不熟的外人……”
杨志不是那种无差别路见不平就上去踩的纯粹大侠,他只能做到对有恩于自己的人赴汤蹈火,这是他的极限了。
在军中混迹多年,这也是磨平棱角后很常见的生存哲学吧。要是一看到不平就出头,有几条命都不够混,早就出世避祸了。
赵子称知道了他的态度后,便商量着说:“那若是我见事不平,想要做点什么,杨兄肯陪我做么。”
杨志稍稍犹豫了一下,一咬牙道:“若是公子非要做,咱奉陪便是,却不知要如何做公子可是大宋宗室,犯不着太冒险……”
赵子称一抬手,制止杨志胡思乱想:“放心,我也没打算做多出格的事儿。我也想清楚了,林冲远在沧州,生死不知,无论他有多大的冤屈,眼下咱也没必要蹚浑水涉入太深。
我想帮他一把,无非是觉得惜才。事到如今,我也不瞒着杨兄了,杨兄在江南几个月,应该也看到了朱勔的所作所为。也看到了江南如今的民怨辛苦。
以我的眼光,江南如今就是一个随时能点燃的火炉,把朱勔架在火上烤。而一旦有变故,江南的百姓和官吏,也都会遭逢难测的下场。我是注定要被吏部授缺、回老家做官的,值此多事之秋,我要尽量笼络敢战能战的义士,为江南的不测做准备。
所以你也别担心,至今为止这数月来,我结交军中豪杰之士,都只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而不是有什么别的异心。林冲既然武艺不凡,操练士卒也有一手,在殿帅府同僚中略有口碑,能挽救肯定是要挽救的。
现在林冲虽然吃了很多苦,受过重伤,还被流放,但毕竟还没闹出人命的血海深仇。如今的林冲,只是恨高俅父子,未必会彻底恨上整个朝廷。我们若能周全了他的家人,他将来有机会,还有可能感恩为我所用。
但若是再出些人命意外,那就不是仅仅恨高俅那么简单了。”
赵子称如果是江湖人物出身,那他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偏偏他姓赵,哪怕跟皇帝隔了五六代远,在外人看来,容易被恨屋及乌。
赵子称之前一路结交豪杰,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了,但他原先从没和杨志推心置腹说过自己的动机。
这一次,步子迈得比较大,所以有些话也必须借这个机会说清楚,让杨志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到底在图什么。
否则若是现在就让杨志觉得“赵公子也姓赵,还想阴蓄战力,莫非是异想天开要图大位”,那可就不好了。
赵子称自忖,以他现在对杨志的恩情,对方肯为他赴汤蹈火是可以的,但陪他造反还有些难度。
参与造反毕竟是牵连全家全族的事情,真出了事儿杨志自己一条命还不够赔呢,还要连累家人。
但自己只是担心江南有变,为此积蓄实力,那话就完全可以敞开说了,也算是两便。
杨志听了这番推心置腹之言,最初稍稍有些惊讶,随后就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信任。若非公子拿自己当心腹,这种话是绝对不敢拿来说的。
杨志立刻精神抖擞表忠心:“公子如此信任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公子直接吩咐吧,该如何周全林冲的家人那个跟他交好、保护他家人的和尚,也要一并想办法周全么”
赵子称稍微组织了一下措辞,把刚才想好的计划和盘托出:“这事儿原本比较麻烦,不过好在天赐其便,我们刚拿到了殿帅府那几张基层军官的空白告身,可以给等着洗白身份的贼人用。
本来李俊可能要用掉一张都头的告身,现在既然情况有变,留一张副都头的给李俊就行。那两张都头的告身先省着别。
我也不是那种奋不顾身、不计代价的莽汉,也是刚好便利,才顺手为之。
到时候,我们先去林冲岳丈家中,告诉他们情况危急,之前庇护他们的林冲友人,都即将被高俅陷害,让他们也做好转移的准备。
然后再去找那和尚,说服他再改换身份避祸。他既然原本也是西军提辖,能因为人命官司落发当和尚,现在就能再贴上头发、纹面另换一个新身份重新从军。事成之后,你们先尽快夹带出城,找个地方半道躲避。
到时候等我在汴京这边一切了断、等到吏部任命,再来与你们会合。”
赵子称怕夜长梦多,决定让杨志带着他那些心腹士兵,还有李俊等人先走。
反正杨志从殿帅府领的任命、告身都已经到手了,他本来就能随时走。之前不肯走,只是为了等赵子称。
而赵子称是没法立刻走的,他必须等吏部的任命。
现在杨志也改成数日之内立刻动身,别人肯定不会怀疑,看上去他就是因为事情办完了才离京的,时间上完全吻合。
而且如此一来,在外人眼中,赵子称和杨志勾结的嫌疑也会进一步降低。看上去赵子称和杨志此前就只是因为石纲案被一起卷进来了,不会觉得杨志对赵子称有多效忠。
杨志捋顺了这些因果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便打算照着执行。不过以他的简单思维,都很快就看出一些问题,不由提醒道:
“公子的计划固然是好的,但似乎还有些问题。常人要落发为僧好说,已经落发为僧了,再要长出头发装成军汉,岂不是极难就算勉强为之,也容易被看出破绽吧
而且,那林家人,听说如今已是惊弓之鸟。按刚才打探到的消息,林冲的岳父老张教头,如今看谁都像是高衙内派去谋他女儿的。公子出身贵胄,非亲非故贸然上门帮忙,不会被当成别有所图么要想立刻取信于人,怕是都不方便吧。”
赵子称:“这两个问题都不用你担心,那和尚的头发,我自有办法解决,一旦那跟林冲交好的和尚投了我们,他家人自然也就信了。何况,我还有别的办法,更快取信于他们。
你只管先解决好空白告身的事情,再让心腹重金去弄一副长发来,最好是有新近出家为僧的,把那人的头发完整剃下,买来守好。最后,你亲自准备陪我去找那和尚就好,别的事情我让其他人办。”
杨志得令后,立刻就开始安排,当天就让一个机灵的心腹,重金去找了一副头发。
反正赵子称刚刚得了一笔大钱,他也不是全额都拿的交子,也有一部分是直接拿的现钱。而且大相国寺规模那么大,每天都有僧人出家。找新和尚剃掉的头发,实在是非常容易,神不知鬼不觉。
而且宋朝的时候,原本就已经有极少数戴假发的人了,用的材料也都是活人剪下来的真头发、长头发。只不过粘贴和戴的方式比较粗糙,容易一眼看出来,还很容易薅下来,不像后世那么逼真。
但这些小细节,对于赵子称来说,稍微动动脑子也不是问题。
——
ps:最前面几段可能写得稍微细了一点,不过反正是免费公众章节无所谓。
主要是昨天有人对时间线感到疑惑,所以严密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