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
江大中得了书砚通知后,便立即赶过来见江河,上前行礼道。
江大中看上去约有四十岁上下,生了张国字脸,粗眉大眼,肤色略黑。他虽是管事,但也是膀大腰圆,显得孔武有力,他自己本人也会参与到砍树工作中。管理这么一帮壮汉子,没点儿体格也镇不住。
江河向他点点头,指向旁边的一棵树桩,道:“江管事坐!”
江大中瞧了眼,挠头一笑,道:“我就不坐了,二公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便是。”
江河见他不坐,也没坚持,扫了眼家负责砍树的樵夫,具体有多少?”
眼下的这些伐木工人,自然并不是全部,而且还有一部分工人负责在下游码头处拦截漂流下去的树木,再几个一捆,绑缚在一起。
另外这些工人也不是全都从歙县县城出发,跟他一起过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各处田庄与村子里自行赶过来汇合的,只有江大中与少部分工人是住在县城附近。
所以江河目前还并没见全所有的伐木工,也就暂时不清楚这帮人具体有多少。
再者,今日上工的,也未必就是全部人手。很有可能存在请假没来的,且这些人具体的上工模式他也尚不太了解,不知道是上工时就全部一起过来,还是有两班倒,或三班倒。
江大中闻言,虽有些奇怪二公子为何关心这个,但还是在心中略计算了下,答道:“回二公子,我们平日上工的,大概有五、六十个,若是下边需要的木材多,忙不过来,我们也能临时再召些人。最多的时候,可能有上百个人在一起干活。”
江河眼下虽然是在专心读书备考,家中给他定的是走科举之路,要考中出仕,眼下并未插手管理家中的任何生意。
但江家上层的决定,江大中这些,他自然也理应回答,况且这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江河闻言后,点了点头,先期能练出一百个兵,也算不错。而且在目前的阶段,他也不敢搞太多,不然容易惹人怀疑。就算他现在要练兵,也得先找个借口掩饰,当然不能跟他们直说,老子准备造反。
心中略做思忖后,江河又问道:“今日来的有多少人,而且你们平日上工是怎么个模式,是全都一起来,还是分班倒地轮流干?”
江河尽管用了些比较现代,对江大中而言从没听过的词汇,但他还是很快明白了江河的意思。对于自己没听过的那几个新鲜词,反而还觉着二公子果然不愧是秀才公,懂的就是多,说的词他都没听过。
江大中有些憨厚地一笑,道:“我们今日来的,总共是三十七个,平日大伙儿其实都是在各处田庄、村子里种地,咱们日都砍,也没作什么分班,都是一起来。”
江河又再点点头,不是每日都砍树也正好,可以抽出时间训练。
不过这件事也得先筹备一下,慢慢来,他现在也只是暂时有了想法,还并没有具体的计划,所以眼下也不必立即说练兵。点过头后,他先问道:“江管事可识字吗?”
江大中点头道:“识得些,小时候也在咱们江村私塾里蒙过学。”
江河笑道:“那正好,你回头把最多时候召过的那一百多人名字全都统计出来,列个单子给我,我有些事需用你们做?”
江大中虽然还是对此大为不解,不知道江河要做什么,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