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江天一本人与谢四新也不算熟,因为谢四新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他只与谢四新有过一百之级。而据江天一目前所知,谢四新眼下便已是身在某个地方大员的幕府中出任要职。
但具体哪个地方大员,江天一则暂未知之,没去特意打听。但江河听说此事后,便猜测这个地方大员应该就是洪承畴了。
毕竟洪承畴眼下已是两浙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参议,已经是身居要职的一省大员了,自然有资格建立自己的幕府。何况这个年代,哪怕是寻常知县,也都有自己的师爷,也是等于私人幕客。
得知谢四新眼下已经不在徽州,而是很可能已进入洪承畴幕中,为其出谋划策,江河甚为遗憾。
事已至此,他也暂无别法。不能直接结识谢四新,他便退而求其次,打算先认识谢四新的儿子谢五维,跟谢家打好关系。
所以这次的诗会,他也特意嘱咐江天一,一定要把谢五维请来。故而这时等到了谢五维,江天一便要立即向江河引见。
其实就算江河不特意提,以江天一平日跟谢五维的关系。既然请了胡士荣,也是一定要请谢五维的。
江河带着沈练走过来后,江天一立即指着身旁的胡士荣与谢五维道:“汉生,我为你介绍,这便是我在绩溪的同年好友胡士荣,字华甫。这是他表弟谢五维,字子睿,也与我相熟。”
江河听到谢五维之名,自是双眼一亮地连忙见礼。不过他也没忽略旁边的胡士荣,而且也没对谢五维表现的太过刻意,表面上只是作平常状地与二人相互礼。
等介绍过胡士荣与谢五维后,江天一又立即再指向旁边的陈子龙与李雯,道:“这两位是来自松江的陈子龙陈兄与李雯李兄,因与华甫、子睿他们在码头相遇,一见投缘,故而也……”
后面江天一再说什么,江河已经没留意去听了,早已是忍不住盯着陈子龙打量,完全难以置信这个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的大名鼎鼎鼎的陈子龙,居然会于此时此刻,出现在他眼前,并且是慕名前来参加他的薪华诗会。
“陈兄,李兄,久仰了!”江河虽然略有失神,好在还没太过失态,终于及时回过神儿来,向陈子龙与李雯见礼。
不过他口中的“久仰”,陈子龙与李雯都只道是寻常的客套话,并未当真,反而是两人回礼后,陈子龙大笑道:“江兄,我们才当真是一入徽州,便听说了你的大名。尤其是看过那《薪华月报》后,更是渴盼一见。”
“哦,汉生却是在那里,已经过来了!”江天一闻言,立即抬手指向江河的位置。
陈子龙、李雯、胡士荣、谢五维四人闻言,立即都转头瞧见,也正见到了江河正与沈练把臂言欢而来。
“汉生!”江天一见江河此时向他瞧地来,立即抬手招呼了一句,也欲向江河引见胡士荣与谢五维,尤其是谢五维。
因为江河前些日曾专门向他打听过,可听说过徽州有一个叫“谢四新”的人。
作为江河目前最倚重的亲信,他要打听洪承畴的这个谋主,自然是率先向江天一打听。
而这一打听,还真打听对了。因为江天一刚好便认识谢四新,甚至与谢四新的儿子谢五维也算是好友。虽然两人之间更多的是托了胡士荣这个中间人物而结识,但相识之后,也算交好。
江河这才知道,原来谢四新却是绩溪人。他之前只知道谢四新是徽州人,但具体在徽州府正好识识谢四新。
不过江天一本人与谢四新也不算熟,因为谢四新也是常年不在家中,他只与谢四新有过一百之级。而据江天一目前所知,谢四新眼下便已是身在某个地方大员的幕府中出任要职。
但具体哪个地方大员,江天一则暂未知之,没去特意打听。但江河听说此事后,便猜测这个地方大员应该就是洪承畴了。
毕竟洪承畴眼下已是两浙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参议,已经是身居要职的一省大员了,自然有资格建立自己的幕府。何况这个年代,哪怕是寻常知县,也都有自己的师爷,也是等于私人幕客。
得知谢四新眼下已经不在徽州,而是很可能已进入洪承畴幕中,为其出谋划策,江河甚为遗憾。
事已至此,他也暂无别法。不能直接结识谢四新,他便退而求其次,打算先认识谢四新的儿子谢五维,跟谢家打好关系。
所以这次的诗会,他也特意嘱咐江天一,一定要把谢五维请来。故而这时等到了谢五维,江天一便要立即向江河引见。
其实就算江河不特意提,以江天一平日跟谢五维的关系。既然请了胡士荣,也是一定要请谢五维的。
江河带着沈练走过来后,江天一立即指着身旁的胡士荣与谢五维道:“汉生,我为你介绍,这便是我在绩溪的同年好友胡士荣,字华甫。这是他表弟谢五维,字子睿,也与我相熟。”
江河听到谢五维之名,自是双眼一亮地连忙见礼。不过他也没忽略旁边的胡士荣,而且也没对谢五维表现的太过刻意,表面上只是作平常状地与二人相互礼。
等介绍过胡士荣与谢五维后,江天一又立即再指向旁边的陈子龙与李雯,道:“这两位是来自松江的陈子龙陈兄与李雯李兄,因与华甫、子睿他们在码头相遇,一见投缘,故而也……”
后面江天一再说什么,江河已经没留意去听了,早已是忍不住盯着陈子龙打量,完全难以置信这个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的大名鼎鼎鼎的陈子龙,居然会于此时此刻,出现在他眼前,并且是慕名前来参加他的薪华诗会。
“陈兄,李兄,久仰了!”江河虽然略有失神,好在还没太过失态,终于及时回过神儿来,向陈子龙与李雯见礼。
不过他口中的“久仰”,陈子龙与李雯都只道是寻常的客套话,并未当真,反而是两人回礼后,陈子龙大笑道:“江兄,我们才当真是一入徽州,便听说了你的大名。尤其是看过那《薪华月报》后,更是渴盼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