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166章 徐光启弟子 宣党党魁

第166章 徐光启弟子 宣党党魁(2 / 2)

“我在听闻先生之事后,便一向对其敬仰。他日若到华亭,还请卧子一定要为我不吝引荐。”

陈子龙听罢,不禁动容道:“想不到汉生出身商贾之家,居然还有此识见,当真令人佩服。汉生放心,他日你若到华亭,我一定亲自为你引荐先生。”

江河当下先谢了陈子龙一句后,又道:“卧子既学于先生门下,想必对其农政之术也颇为了解。不瞒二位,我前些日也曾得偶然了批甘薯,正在试种。今日诗会之后,还请二位移步寒舍,也让卧子看看我这甘薯种的如何了?”

他前几日从骆骁那里得到的那几斤红薯,眼下确实是正在育苗。他也没特别挑地方,就种在自己院子里。

虽然他对种地也并不陌生,毕竟他前世就是农业大学毕业,虽然主修的是园林学,但园林之中,花草布景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花草树木的育种、培育等,这些他上大学期间也是都有学的。

更别说他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就是在某房地产公司的物业部门里给人当园丁,负责几家小区的绿护维护,也勉强算是专业对口。

尽管他前世学的那些,更多是园林花草树种,更加有针对性,不是专门的农业种植。但既然是种地,都有相通性。所以他对于成功种植红薯,还是有把握的。

不过有握握也并不代表就一定成功,毕竟眼下这个时代可是缺少许多专业的肥料、农业等东西,而且种子也与他那那个时代的不同。所以综合而言,还是存在一定失败的机率。

这也是他在得到红薯后,还特意问过骆骁是从哪儿得来的。如果他自己没种成功,便打算让骆骁去请人过来指导。

而眼下既然提前遇到了陈子龙,徐光启的弟子,他当然要请教一番。毕竟在这个时代,徐光启才是专业人士。

此时陈子龙与李雯闻言后,对视一眼,又是不由再次吃惊。本来他们以为江河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徐光启的敬仰,也就是口头上说说,没想到这个江汉生居然还当真亲自种甘薯。

惊讶之后,陈子龙不由叹道:“没想到汉生竟然还身体力行,居然真的在试种甘薯。放心,我也曾陪先生一起种地甘薯,一定帮忙。”

江河听罢,又连忙道谢。

不过徐光启虽然官做的够大,也入了内阁,但终究只是个次辅。虽然他本人深谙农学,而且还精通天文、历法、水法等,甚至在军事方面也有些建树与著作。但崇祯对他的任用,却更多是侧重在历法方面,没有发挥出徐光启最大的作用与能力。

《明史》中评价其“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

也就是等他入了内阁,有了一部分权力后,一方面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另一方面又遭到了周延儒、温体仁这两个首辅的专政,让他始终无法一展其志,有所建树。

李雯听罢江河的话后,立即笑道:“江兄算是问对人了,玄扈先生我二人自是识得,而且卧子还正是玄扈先生的弟子。”

此时三人也已各通了表字,陈子龙字卧子,李雯字舒章。

“蒙先生不弃,忝为门人之一。”陈子龙闻言,谦虚了句。

“原来如此,想不到卧子竟是玄扈先生的弟子,当真失敬了!”江河虽然早已知道陈子龙与徐光启的这层关系,但这时自然表现的是初次听说。

“不敢当,汉生太客气了!”陈子龙又谦虚了句。

江河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我等读圣贤书,只在纸上空谈,其实无异于纸上谈兵。如玄扈先生这般,不忘耕读传家,做官之后仍然亲自下地垦殖,实乃我辈楷模。”

“我在听闻先生之事后,便一向对其敬仰。他日若到华亭,还请卧子一定要为我不吝引荐。”

陈子龙听罢,不禁动容道:“想不到汉生出身商贾之家,居然还有此识见,当真令人佩服。汉生放心,他日你若到华亭,我一定亲自为你引荐先生。”

江河当下先谢了陈子龙一句后,又道:“卧子既学于先生门下,想必对其农政之术也颇为了解。不瞒二位,我前些日也曾得偶然了批甘薯,正在试种。今日诗会之后,还请二位移步寒舍,也让卧子看看我这甘薯种的如何了?”

他前几日从骆骁那里得到的那几斤红薯,眼下确实是正在育苗。他也没特别挑地方,就种在自己院子里。

虽然他对种地也并不陌生,毕竟他前世就是农业大学毕业,虽然主修的是园林学,但园林之中,花草布景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花草树木的育种、培育等,这些他上大学期间也是都有学的。

更别说他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就是在某房地产公司的物业部门里给人当园丁,负责几家小区的绿护维护,也勉强算是专业对口。

尽管他前世学的那些,更多是园林花草树种,更加有针对性,不是专门的农业种植。但既然是种地,都有相通性。所以他对于成功种植红薯,还是有把握的。

不过有握握也并不代表就一定成功,毕竟眼下这个时代可是缺少许多专业的肥料、农业等东西,而且种子也与他那那个时代的不同。所以综合而言,还是存在一定失败的机率。

这也是他在得到红薯后,还特意问过骆骁是从哪儿得来的。如果他自己没种成功,便打算让骆骁去请人过来指导。

而眼下既然提前遇到了陈子龙,徐光启的弟子,他当然要请教一番。毕竟在这个时代,徐光启才是专业人士。

此时陈子龙与李雯闻言后,对视一眼,又是不由再次吃惊。本来他们以为江河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徐光启的敬仰,也就是口头上说说,没想到这个江汉生居然还当真亲自种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