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龄跳出来说道:“如此随意就降了朱明朝廷,岂不辜负了老万岁数十年艰险创业,这是不义之举啊。”
张可旺几人齐齐看向汪兆龄,他们心里对他都很是不满。
汪兆龄有点小智谋,是张献忠的女婿,也是谋士。
张献忠称帝时,拜汪兆龄为丞相,此人身为读书人,却是阴险毒辣。
公元1641年,张献忠率部攻克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补充了大量军需饷银。
同时分十万两白银赈济灾民,受到老百姓们的热烈拥戴,这个时候张献忠的造反事业可谓是红红火火。
公元1643年,张献忠又攻下邯郸,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连下黄州、麻城、进而攻占武昌,杀楚王朱华奎,获得王宫里的数百车金银财宝。
张献忠把得来的银钱大部分都用来招募流民,很快聚兵数十万,并在武昌自称“大西王”,不久又往南进军攻占了长沙等地,把左良玉赶跑了,形势一片大好。
当时汪兆龄却劝张献忠入蜀,但是张献忠的大西军进入蜀中后,处境却变得艰难,遭受到四川当地士绅的顽强抵抗。
汪兆龄建议张献忠采取焦土政策,称“蜀民剽悍,屡抚屡叛,是蜀人负皇上,非皇上负蜀人也。”“依臣愚见,莫若将城内百姓,无分良贱老幼,尽行剿杀。”
因为张献忠杀了许多原本投降的人,使得大西军在四川立足更加艰难。
汪兆龄这个时候不同意投降,自然有他的打算。
张献忠在世时,汪兆龄被封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如果投降明朝,张可旺等人手里掌有兵马,自然能得南都天子朱由崧的重用。
但是他汪兆龄一个没有功名的书生,投降过去怕是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汪兆龄是绝对不想投降的,投降过去能和大西丞相比吗,对他来说太亏了。
张可望说道,“汪先生,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汪兆龄摇头晃脑的说道,“自当是维持我大西军体制,如若南都天子逼人太甚,咱们就去投靠建奴,以此要挟,定可两边转圜求存。”
张定国大怒,抽刀指着汪兆龄,“老万岁刚被鞑子所害,你却想去投靠,你这才是不忠不义之徒。”
汪兆龄吓了一跳,赶紧说道,“定西将军,我这都是为了咱们大西军啊,两边转圜才能求生存啊。”
四人对汪兆龄早就不满,艾能奇愤怒地指责汪兆麟,大骂,
“昔日老万岁在成都,你贵为丞相,却不用心辅佐皇上治国,只知道劝他杀人,以至于人心难以自安,一直不肯顺从我大西军,全天下的人都说我等是贼,现在你却想着做汉奸,实乃可恶。”
艾能奇说完,拔出长刀,直接一刀朝汪兆龄剁去。
可怜汪兆龄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脑袋就掉了下来。
张可旺皱眉,“四弟怎地如此冲动。汪兆龄说不能随意投降南都天子,其实也有几分道理,我们得先和他谈好条件才是。”
张文秀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城里粮草不多了,由我去谈吧。”
几人商量了一番具体条件,第二日,张文秀便带着几人前往明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