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差不多是三面环水,只有北面才是高山密林。
张献忠两次进入蜀川,都攻占了保宁府,所以李定国和刘文秀对阆中这一带地形相当熟悉。
他们就是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将部队藏在山上密林之中,并躲过阿济格的护军搜寻。
此时李定国和刘文秀带着一队亲卫,正站在山上密林中,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清军大部队撤往关中。
刘文秀说道:“看来建奴粮草被焚毁,大部队选择退出蜀川了,要是有足够多的兵力,把他们堵在阆中城里,他们说不定能不战而溃。”
他们现在并不知道陕西有贺珍等人反清归明,以为阿济格只是因为没了军粮选择撤退。
李定国摇摇头,“这些部队阵形密而不乱,相互之间交替掩护,这可能是阿济格的八旗主力军,很难袭击的。”
他们原本留下来想趁机袭击清军,制造混乱,但是因为兵力悬殊太大,现在没有机会。
他们经过观察,可以估算出清军大部分部队都退往了陕西。
确定阿济格率大部离开,李定国开始派出小股兵力靠近阆中城查探虚实。
当得知阆中有尼堪和刘进忠留下来断后时,李定国和刘文秀率兵来到了阆中城下纷纷亮相,朝城头咻咻咻的射了一堆箭,然后就飞快的跑了。
尼堪和刘进忠两人先后到了城楼。
刘进忠指着正在远去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对尼堪说道:“贝勒爷,那是张献忠的两个义子李定国和刘文秀。”
刘进忠称尼堪为贝勒爷,现在尼堪的爵位是三等多罗贝勒,爵位在多罗郡王
“我知道他们,就是他们合谋那些乱民烧毁了城里大军粮草。”
“贝勒爷,他们兵力不算多,让末将率兵出城歼灭他们吧。”
这时一个军官大声来报:“贝勒爷,城外明军刚刚投射进来一封信。”
尼堪接过来一看,居然是一封密封的书信,至于上面写的什么,尼堪只是粗略识得一些汉字,信上大部分内容是看不懂的。
尼堪为表示对刘进忠的信任,大度的将信交给刘进忠手里。
刘进忠接过书信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
“贝勒爷,这是离间,李定国和刘文秀那两个小贼想离间末将与大清的关系。”
尼堪皱眉,“这是怎么回事?”
刘进忠立刻把信递过去,战战兢兢的说道:“贝勒爷,这是一封劝降书,此乃离间之计也。”
尼堪将信交给包衣奴才,让他翻译了一遍。
好家伙,信里李定国两人口称刘进忠为大哥,言辞恳切的说了一大堆他们的过往事,然后让刘进忠晓以大义,不要为外夷效命,当迷途知返归顺明廷等等。
刘进忠连忙在一旁解释:“贝勒爷,张献忠是末将带人伏击而死,末将与李定国和刘文秀之间,以前根本就没有太好的关系,也绝无投降明廷的意思,他们这是离间。”
尼堪哈哈大笑,“刘将军,这种拙劣的离间计,我又岂会不知。”
尼堪嘴上说着相信刘进忠,其实心里很是膈应,甚至是突突直跳。
往往高端完美的计谋,其实只要简单的方式。
尼堪又岂会不知这些投降的汉官武将,都是些利欲熏心之辈。
现在大清入蜀川战事就不利,贺珍等汉人降将又在陕西后方叛变,这些人反反复复,那里有好处就站那一边,指望刘进忠对大清忠心,鬼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