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盛世气象(1 / 2)

“路,是铺好了。”姜无尘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能不能走稳,走远,得看她们自己了。”

新挂牌的“内务司”衙门,虽然地方不大,甚至有些局促,但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崭新的、紧张的气息。

首批选拔的女官们,捧着得来不易的任命文书,脸上交织着激动、忐忑,还有一丝藏不住的茫然。她们大多出身并非显赫,有些甚至是第一次踏足官府衙门。

沈清秋一身七品女官的浅青色官服,衬得她身姿越发挺拔。她站在堂前,目光扫过底下略显不安的众人。

“诸位姐妹,”她的声音清亮而沉稳,“陛下和侯爷顶着莫大压力,才为我等女子争来这方寸之地。能站在这里,不是恩赐,是机会,更是责任。”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做得好,是本分;做不好,便是辜负,更会断了后来者的路。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莫要让人小瞧了我们女子!”

底下响起一片低低的应和声,原本飘忽的眼神,渐渐凝聚起光彩。

按照姜无尘和赵承昭的规划,这些女官被小心翼翼地安插到了几个关键却又不至于立刻掀起太大风浪的位置。

户部,积年旧账堆积如山,几个心思细密、对数字敏感的女官被派去协助核查。工部,各种器械图纸、营造资料杂乱无章,几位擅长文书整理的女官负责归档。还有几人,被派往京郊几个县衙,协助处理民户登记、妇孺教养等事务。甚至宫里的织造坊、尚功局,也多了几张陌生的女性面孔。

起初,各衙门的老爷们大多抱着看热闹,甚至等着看笑话的心态。

户部的一个老书吏,捻着胡须,斜眼看着那几个埋首在故纸堆里的女官,嘴里嘀咕:“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算盘珠子都未必拨得清,还想查账?别添乱就谢天谢地了。”

可没过几天,他就闭嘴了。

一位姓周的女官,看着文文静静,却从一堆烂账里,硬是翻出了一笔被做了手脚、重复支取的款项,数目还不小。她拿着自己反复核对过的票据和账册,条理清晰地呈报给户部侍郎。

那侍郎本来还不大在意,细看之下,额头却冒了汗。顺着这条线摸下去,竟牵扯出了一个隐藏多年的贪墨小集团!

“大人请看,”周女官指着账册上几处不起眼的标记,“这笔款项,前后支取了三次,用的名目都不同,但核对库房出入记录和原始用度申请,实则指向同一件事。其中两次的批注笔迹,与张主事平日所书,极为相似。”

户部侍郎惊出一身冷汗,连连点头:“好,好!周司务,你做得很好!这事关重大,本官立刻上报!”

类似的事情,也在其他地方发生。

工部,一位姓林的巧手女官,不仅将散乱的图纸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几处不同图纸间相互矛盾的技术参数,及时指了出来,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营造事故。

一位老工匠对着新整理出来的图册,茅塞顿开:“哎呀!原来是这样!困扰我多日的难题,看了林司务她们整理的图纸,一下就明白了!这图注标得清楚,前后参照也方便,比以前那乱糟糟的一堆强太多了!”

派往地方县衙的女官,更是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她们能更方便地深入妇人、孩童中间,了解那些男官员们不易察觉的疾苦和需求。一份来自京郊县衙的报告里,就详细记录了一位女官提出的,关于设立“妇幼扶助点”,帮助贫困单身母亲解决生计和孩童照看问题的建议,措辞恳切,极具可行性。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像水滴一样,慢慢渗透进坚硬的偏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