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2章 虎啸深巷中——三人成虎的集体催眠术

第2章 虎啸深巷中——三人成虎的集体催眠术(1 / 2)

暮色中的临淄城飘着槐花甜腻的香气,曾家老宅的织机声却戛然而止。曾母手中的梭子\"当啷\"坠地,细麻线在指间勒出血痕。院门外第三位信使的嗓音刺破窗纸:\"老夫人节哀,令郎在郑国杀了人!\"墙角蟋蟀的鸣叫突然尖锐如刀,划破了这个本该平静的黄昏。

一、谎言的种子

《战国策》记载的这个片段,在千年后仍能让人脊背生寒。当第一个报信人叩响门环时,曾母正在给幼孙缝制夏衣。她笑着将晒干的橘皮塞给来人:\"参儿前日才托人捎回郑国黍米,怎会杀人?\"织机\"咔嗒咔嗒\"的节奏,把疑虑碾得粉碎。

第二个信使带来染血的衣角时,曾母的手指开始颤抖。她想起三年前那个清晨——曾参蹲在院中磨柴刀,刀刃反射的阳光正好刺中檐下燕巢。老燕惊飞时,幼雏摔死在青石板上。那日之后,儿子便常对着枯树桩喃喃自语。此刻,沾着褐色污渍的麻布在风中飘荡,像极了当年燕巢里垂落的草茎。

二、群体的涟漪

当第三位信使策马踏破夕照,整个巷子都听见了曾母撕心裂肺的恸哭。邻家妇人舀水的葫芦瓢\"咚\"地沉入井中,货郎的拨浪鼓声戛然而止。这哭声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连西街说书人都改了口:\"早看出曾家小子眼神阴鸷...\"谣言在暮色中疯长,转眼漫过十丈城墙。

这场景让人想起《韩非子》中\"夔一足\"的典故。当孔子说\"夔有一足\"(一个夔就足够),谣言却在口耳相传中变成\"夔只有一只脚\"。就像此刻临淄城的茶肆里,曾参杀人的细节正被不断润色:有人说他夺了十八口性命,有人赌咒亲眼见他被官差锁走。酒旗在夜风中翻卷,倒影宛如张牙舞爪的群鬼。

三、认知的坍塌

曾母翻箱倒柜找家传玉佩时,碰倒了曾参幼时练字的沙盘。细沙流淌形成的沟壑,恰似他七岁那年写的\"信\"字。当年私塾先生抚掌赞叹:\"此子笔锋刚正,必是守信之人。\"此刻这个字却在烛火中扭曲变形,每一粒沙子都成了刺目的铁证。

《论语》有载:\"民无信不立。\"但鲜少有人注意下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群体意志形成滔天巨浪,个体的\"信\"便成了必须折断的桅杆。就像曾家庭院里那株老槐——昨夜还开着满树白花,今晨已被谣言的风暴剃成秃枝。

四、真相的囚徒

五更时分,曾参背着行囊出现在家门口。他右衽的衣领整齐如刀裁,连远行用的草鞋绳结都系着规整的方胜纹。母亲举着油灯的手却不住颤抖,昏黄的光晕里,儿子温和的笑容竟显出几分狰狞。\"他们都说你杀了人...\"老妇人后退时撞翻了腌菜坛,浊泪混着酸汁在青砖上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