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07章 长安、长安!

第207章 长安、长安!(1 / 2)

在张和、胡三、袁培三人畅聊荆南战事的时候,一路轻舟快进的贾诩,也抵达了丹水旁的武关。

站在关墙上,贾诩不禁感慨:“不过两个月呀,没想到却如此造化弄人、世变沧桑……”

回想两个月前,他和张济带着手下一万多,饿得两腿发软的西凉兵从这里出发,进入南阳地区,

本来是想利用自己手下骑兵的优势,好好劫掠一番,占据南阳为根基。

却不曾想,张济出师未捷身先死,直接被刘表手下大将吕公射死在穰县。

随后,自己同张绣,率部归降了护民军杨都督。

后来,杨平带着护民军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刘表,不仅让张绣杀了吕公,报了叔父的仇,就连刘表都死在了护民军手下。

自己也就成了护民军数得上号的人物,随后,更是和自己的老相识张辽一起,率领数万大军一路南征,也算是威风凛凛。

此次,他去关中,可不仅仅是想执行杨平的策略,稳住李傕、郭汜,让他们不要加入刘协的队伍。

贾诩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他看得出杨平团队的发展潜力——问鼎天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同时,杨平这个人,贾诩研究了两个多月,发现其大局眼光天下无人能及,但为人处事、阴私算计,这位杨都督,那就跟护民军生产出来的白纸一样,纯净得让人无语。

比如说这次让自己出使关中,虽然信写得很委婉,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位杨都督是想用豫州州长,这个实权镀金职务激励一下贾诩。

贾诩这老狐狸当然知道,不过正因为如此,贾诩才更想在杨平的团队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因为这么一个——说好听点叫英雄豪杰,说难听点叫胸无城府的主公,自己获得高位后,就能为自己谋划得更多,还不怕被忌惮、猜忌。

贾诩本来在乱世中,是以保命为主的稳健谋士。

这个极为惜命的老狐狸,如果生命受到威胁,他也是相当激进的,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劝说李傕、郭汜率部反攻长安了。

此次出使关中,贾诩根本就没想着按照杨平的既定目标,稳住李傕、郭汜,让他们在杨平与河北大战时保持中立。

而是想着直接利用杨平的实力,以及海外建国称王的政策,直接拿下李傕、郭汜,以及在长安附近华阴当老农的段煨,

将整个关中地区全部交给杨平,再给杨平增加万人的骑兵部队,和最起码三万的精锐步兵。

甚至,作为在东汉时期极为边缘化的凉州,贾诩也准备利用李傕、郭汜,将其直接拿下,交给杨平。

目的就是:在未来,给凉州派在杨平新政权中增加话语权,使凉州不再被边缘化(这就是一个人对家乡的眷恋)。

所以,在6月23日贾诩决定出使关中时,就让张辽400里加急,给杨平发了一封书信,劝说杨平,有空到关中来一趟。

与此同时,贾诩以私人身份,给在信阳新城的礼部司正邹玉(张济的遗孀、张绣的婶婶)写了一封信件。

给邹玉写信,贾诩就直接喊嫂子,意思就是:“嫂子,虽然曹昂被杨都督送走,由您接替曹昂礼部司正的位置。

但这不是您的功劳,只是杨都督千金买马骨。

我知道,您这2个月过得甚是舒坦,若是以后,想在杨都督这里稳住自己的位置,甚至更上一层楼,眼前就有一个绝世好机会。

嫂子,您也知道,李傕、郭汜这2个人,目光短浅到极致,最受不得枕头风(历史上,就是因为李傕他老婆说郭汜对李傕下毒,这2个人就能反目了。可见李傕、郭汜的老婆不是什么省油灯)。

您就陪着小弟我到关中一趟,让这2个枕头风的女人发挥点作用。

将关中纳入太平民团治下,这个功劳立下以后,杨都督即便平定天下,做了皇帝,您最起码仍是一部之长。”

贾诩不愧是毒士,思虑计谋周全到极致,连女人他都算计上了。

不过,4天后,在信阳的邹玉,看了贾诩的信后,那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直接向暂代兴州州长的冯七(杨平治下第一个县令,偃城县令)说明情况,就带着几名亲卫,骑马向西而去。

这里说回贾诩。杨平的武关守备旅,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渴望着建立功勋,杨平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次贾诩出使关中,杨平的信中有一句话,就是让他在武关守备旅挑选一定的护卫,保证他在兵荒马乱的关中地区的安全。

结果贾诩拿出信件后,何涛、蒋通(守备旅的正、副旅长)两人,为了争谁带队去关中差点就打起来了。

贾诩不得不说道:“吾此次出使关中,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带个200多军士就行了,不劳二位主官出动。”

这两人一听,这还得了——你就带200多人怎么能行?出了问题,都督不扒了我们的皮?!

只是他们心中想的是:我们探听的情报就是:李傕、郭汜这2个二百五,竟然在6月初的时候,就率部离开长安,去追击大汉天子刘协去了。

长安现在是一座空城!

如果不是受制于都督的命令,让我们武关守备旅只守着武关道,我们早就率兵去占领长安了。

此次,你贾诩老先生出使长安,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呀!

贾诩大概也看出了这2个家伙立功心切,于是就问:武关守备旅,准备出多少兵士来护卫他?

杨平在5月中旬设置的武关守备旅,防守的就是从南阳郡到关中地区的武关道。

这是个加强旅,有6个180人的步兵团,2个240人的水兵团,2个160人的工兵和后勤团,再加上一定的指挥部机关、斥候、通讯兵等,共计2000人,驻扎在丹水河畔的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