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私有企业纳入国家监管,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模式。
公有制经济是看不到新的市场需求,那么市场上存在私有制经济,那么也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
私有制经济是看不到市场饱和上限,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而集权对私有制进行监管之后,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当主要的制造产业产能过剩的时候,集权可以通过限制手段,避免产能继续膨胀,就算是调节不力,造成了产能过剩,也不会太严重,就算是严重的产能过剩,集权也能出台政策进行去产能。
相当于综合了一下,不走极端化路线。
当然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也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人必然会想法设法的向官商勾结的方向发展,商人这个群体,节操高尚的毕竟只是少数,很大一部分商人都是无商不奸,而且赌性很大。
商人贿赂官员的手段很多,未必要直接送钱什么的。商人可以许诺官员退休之后,聘用他们到公司当顾问,什么都不用干就能拿到高工资,同时还可以送官员子女去上名牌大学,在教育、工作上享有特权等等。
所以要防止官员被渗透,实际上是比较难的,而且那种隐蔽的贿赂方式,不太容易反。
好在苏阳作为一个穿越者,也算是经验丰富。
要防止官员被渗透,首先得有思想防火墙,共产那一套不太容易实现这个目标,反而应该用儒家的那一套,构建一个‘天下为公’的时代共识。
实际上,就是要让整个时代都先富起来。
全民富足起来了,才有礼义,大家都对钱没那么强烈的欲望了,才会把奋斗目标放到‘天下为公’这个理念上面。
所以防止官员被渗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重建神州文明体系,在文化领域全面去西方化,同时让整个时代富裕起来。
再有一个,就是建立全面的监管。
首先禁止官员担任企业顾问,即便是退休之后也一样。同时对官员的家属也进行监管,官员配偶、子女禁止移民,裸官坚决拿下,并且配偶、子女的大宗消费都要上报,对于不合时宜的言论、行为,官员也都要对自己的家属负责,出了问题直接责问。
正所谓齐家治国,家里都管不好还当什么官,回家养猪去吧!
在文化彻底去西方化、全民富裕之前,则通过严厉的监管措施先稳住局面,等全面稳住局面之后,再推出那种聘用制官员模式。
即多劳多得、效绩考核的模式,而且当官门槛放宽,唯才是举,当得好的继续当,效绩差直接滚蛋,这就是原时空新区的模式。
不过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积累,当前搞搞试点是可以的,全面推行有难度。
对于各项改革方面,苏阳的这些改革政策陆续确定,但很多却没有正式颁布。
改革需要的是和风细雨,而不是狂风暴雨一般的进行改革。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太过急功近利了。改革政策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让下面的官员、老百姓都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方向。
人们接受一个新政策,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适应的。而且公职人员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把一年的工作干完。
当前抗战联合集权的新政策已经足够多了,已经比较狂风暴雨了,所以节奏要放缓。
只要在持续改革,就是在不断进步。
先抓主要矛盾,再抓次要矛盾。
当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吃饱穿暖、稳固国防、统一神州。
所以当前是大修水利、道路,并且疯狂建设基础工业。
工程队大量组建,工厂大量建设。
基础工业产能,则是支撑了这些工程的建设。
大量的工程队,开始在治下各省大量修建水库、电站,水电不够就上火电。有了电力、水坝,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就有保障,有了铁路、公路,货物、人员就能够流通。
民生的改善,则通过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解决温饱的问题,农业的发展就可以解决。再有一个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问题,这方面主要依靠轻工业,轻工业领域则是国企、私企竞争的一个格局,从而解决老百姓对轻工业商品的需求。
在大量的生产、建设的活动下,老百姓有了收入,进而就有了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