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抗日之无敌系统 > 第325章:收割战争红利

第325章:收割战争红利(2 / 2)

同时在民生方面,保障粮食、肉类、棉花的供应,这方面神州北方已经形成较大产能,可以补充南方各省的基本所需,但要日子好过,南方农业也必须有所发展,展开农业分工。

统一了神州之后,农业大分工的体系已经有了操作空间。

过去复兴派控制的是长江以北和西南地区,在农业生产纬度方面还有一些局限。

如今这个局限却是没有了,已经可以展开大规模的农业分工生产。

粮油由北军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河套、河西走廊等粮油基地负责生产。

棉花由西域、黄河三角洲两个地区负责主要的生产。

同时蒙古草原则负责提供草原经济产品,羊毛、羊肉、皮革、牛奶等等,同时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同样也有不小的畜牧业生产能力。

而南方各省,粮油基地负责生产水稻、油菜,非粮油基地则生产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

此时的神州只有四亿两千多万人口。

而耕地面积,却已经可以突破25亿亩了,而苏阳却是拿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农业生产力,可以说农业资源空前充裕。

不过土地再多,也是不嫌多的。

种植粮油用不掉,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后世的神州,大豆、棉花还要大量进口呢!而如今有了丰富的农业资源,大豆、棉花都可以自给自足。

同时那些多余的土地,还可以种植大量的饲料作物,多养殖一些禽畜,也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在如何提高农业人口的个人产值方面,却是让苏阳有些头疼。

后世美丽坚帝国的那种农业模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尽管产值看似很高,然而对石油、杀虫剂、化肥的消耗也非常巨大,完全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典型,而且农业产出的多样性完全没有。

大农场模式不能搞,小农模式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

可以借鉴的模式,倒是以色列的农业模式比较靠谱。犹太人虽然到处压迫其他民族,但他们本民族的发展却是非常上心的。

犹太人采取的农业模式,就是大力发展科技农业,集权成立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对接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同时也对农民进行指导收费,同时集权也出资负责机构运转。

同时大力发展滴灌、喷灌技术,以及对土壤进行改良,集权通过市场预测来分配生产配额,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等等。

而在农业组织形式方面则是采取非常灵活的模式,农村集体公社、合作社、个体户都可以存在,集权一视同仁。

不过当时的神州,工业发展程度还不高,公社成立后也没有条件进行农业现代化,所以有些公社连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当然也有一些公社比较成功的。所以当时的公社,主要还是指导意义为主,但并不是说全都要采取公社模式。

以色列的模式,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公社一样是吃‘大锅饭’,收入都是统一分配,外出打工的收入都是上缴后进行分配的,而且是已经获得成功的案例。他们在沙漠的环境,都能做到农民人均收入18万美元,而神州的农业条件更加得天独厚。

最重要的是,苏阳现在有能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工业直接开挂了,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机什么的都能生产,同时苏阳还可以购买各种农业技术,同时还能购买各种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喷灌、滴灌技术已经有了农业产能分配制度也在运转。

所以当前的神州,已经具备了成立人民公社的条件。

如果神州接下来可以成立大量的人民公社,那么日后神州就可以解决困扰了神州几千年来的土地兼并的问题。

也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并入集体公社,合作社、个体户同样可以存在,可以很灵活,就像是当前苏阳虽然搞了一个农业生产配额制,但也主要是规定那些大宗农业产品的产能,其他的农作物种植还是很灵活的。

相当于,不管什么制度,和意识形态都没有关系。

集体公社经营不善同样可以解散了,而没有采取公社制度的农民,同样也可以自由的联合起来成立公社。

成立公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如何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所以苏阳没有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成立公社,而是立即在辽东东部的抗战老区成立了集体公社试点,摸索公社的可行模式。

公社的存在,要能够体现集体的优势。通过集体的智力、体力的协作,以提高集体的收入,合理的利用公社所拥有的资源。同时增收之后,如何通过集体的优势,提高集体内部的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才是衡量公社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准,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反倒倒退了,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公社即可以搞农业,也可以办集体企业。实际上现在就有了,各地农村已经有了集体养殖场。

同时苏阳也正式成立了农业研究院,并要求建立一个科研成果可以与市场高度对接的模式,而不是研究出了技术无法落地推广。并且开设农业大学、技校等教育机构,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

由拨款成立负责农业技术指导的农业站,负责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下去。

神州是一个大国,自然不是以色列那种鼻屎大的地方能比的,所以各省成立一个农业研究院是需要的,从而适应全国各地不同的农业环境,并研究各省的农业课题。

农业发展起来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起来。

而且农业也可以创汇,现在神州人均耕地达到6亩,可以说是非常宽裕的,可以发展农业出口,向国外出口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或者是生产起来人均产值比较高的粮食等等。

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自然就是靠先进的农业科技来实现的。

工业发展方面,则是更加简单,没有农业那么复杂。

随着神州的统一,工业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

工业的分工产业链,也正在布局建立。

北方主要发展重工业,兼顾一些轻工业。南方可以发展轻工业,同时也兼顾一些重工业。

沿海省份,接下来可以发展一些加工处理进口原材料的轻重工业。

目前神州倒是没有进口的原材料,但很快就有了。

随着国际联军从东亚溃败,接下来神州海军就可以控制整个东南亚、中南半岛,甚至是印次大陆、袋鼠洲。

这些地区都有大量的原材料的产出。

因此神州沿海可以发展进出口型企业,通过出口高附加值的商品,换区更多的原材料、低级商品,例如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海产品。

统一之后的神州,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就大大增强了。四亿人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庞大的工业体系了,暂时人口是够了。

不过工业体系是越来越庞大的,所以当前神州的人口还是不够,还是要鼓励生育,人口最起码得翻上一倍,才能坐稳世界生产中心的地位,生产型帝国体系才能彻底的恢复。

医疗、教育体系都要上,人口是要看质量的,首先要健康,健康的劳动力才有劳动能力。在一个要能够掌握越来越复杂的生产技能,随着工业体系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门槛,原时空的神州就是搭乘了工业化的最后一班车,而后面想要入场的三哥,几乎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原时空的美丽坚帝国,也是一大堆的垃圾人口,三亿多人里面,起码有两亿多的垃圾人口,这两亿多的垃圾人口就是因为愚民教育,以及糟糕的健康状况所导致的。所以原时空的美丽坚帝国实际上是在用几千万人口的智力在和神州十三亿人在竞争,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神州的十三亿人的智力还在提高阶段呢!

作为一个本民族建立的集权,苏阳自然不会去搞什么愚民教育,也不会像美丽坚帝国那样,完全不在意屁民的身体健康,疯狂的用垃圾食品去荼毒人民。有人说神州人都快被黑心食品毒死了,但这些黑心食品的主要技术不还是美丽坚来的,要说被毒死,肯定是美丽坚人民率先被毒死,美丽坚的食品问题简直触目惊心。

所以苏阳在发展教育方面很上心,而且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全面杜绝后世美丽坚发展出来的工厂化养殖技术,更是禁止使用各种激素、廋肉精。养殖场生产的肉要有肉的香味,养殖速度慢一点不要紧,可以从价格上进行弥补,而且神州当前这么多耕地,饲料作物是不缺的。

对马海峡一战,神州马上进入了战争红利收割阶段。

统一神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东南亚、中南半岛、印次大陆、袋鼠洲、南朝半岛、小鬼子群岛的战争红利都还等待着收割。

抵抗联军对宝岛的收复战率先打响。

黄海舰队在封锁了神州沿海之后,直接发动了对宝岛的抢滩登陆。

在航母的空中力量的配合下,以及战列舰炮的火力支援下,抵抗联军海军陆战队在宝岛西部平原成功抢滩登陆,岛上的小鬼子守军只有五万余人,而且基本上都是二线部队。小鬼子之前把主要兵力都投入到北军亚战场了,现在全被围困在南朝战场。

所以收复宝岛已经是板上钉钉,海军陆战队正在宝岛高歌猛进,一路上势如破竹,小鬼子军队的战斗力,如今已经被抵抗联军给完全碾压了。不仅是装备上的碾压,而且在战术、兵员作战素质方面都是完全的碾压。

小鬼子自从和抵抗联军作战以来,已经被抵抗联军歼灭了将近四百万兵力,同时如今在南朝半岛,还有两百多万小鬼子士兵,所以小鬼子实际上已经损失了六百万士兵,这些士兵全是青壮劳动力,而小鬼子原先那一批能打仗的精锐部队,现在几乎已经死绝了。

抵抗联军则不同,有生力量一直很好的保存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士兵的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抵抗联军的很多部队,此时就是世界上战争检验最为丰富的,加上步兵战术最先进、装备最先进,军队体制也最先进,战斗力之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抗衡的了。

面对宝岛上面的五万多名小鬼子守军,抵抗联军现在有许多种办法对付他们的防御工事,根本没有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头疼的存在。

而且抵抗联军的登陆,让宝岛百姓振奋无比,纷纷前来支援作战,宝岛百姓已是苦洋久矣。

阻力自然也有,宝岛被小鬼子殖民这么多年,形成了一大批的日杂,这些日杂通常的表现就是利益既得群体,这个群体是苏阳亲自丰富,要彻底消灭的,而且要从肉体上消灭了,从而收复一个干净的宝岛。

就在抵抗联军发动宝岛收复战的时候,抵抗联军对港澳的收复战也打响了。

不过那些白头鹰老爷们一个个养尊处优习惯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还没打两下就投降了。

而葡萄牙人就更干脆了,还没打就投降了,他们毕竟是小国,一个弹丸之地,现在哪敢和神州叫板。

神州如今在国际世界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了,而且到了一个让列强深深畏惧的地步,全是抵抗联军打出来的。

神州的完全统一,很快就能实现。

而神州对小鬼子的战争红利的收割已经开始了,小鬼子的海军力量被彻底歼灭之后,片板不得下海,北海道渔场已经属于神州独享。

北海道渔场可是世界第一大渔场,此时还没有被小鬼子过度捕捞,渔场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每年可以在这个渔场捕捞上千万吨的海产品,并且这样的捕捞量还是可以持续性捕捞的,只要不超过这个量,就每年都能捕捞到大量的渔产。

此时神州沿海的渔产捕捞量,定额规定为每年500万吨,实际上如果无节制的捕捞,一年捕捞个千万吨以上都是可以的,但那种方式不可持续,所以500万吨这个捕捞量,可以持续渔利。

加上北军亚地区北海道渔场、远东沿海渔场,捕捞量已经到了一年2000万吨。接下来神州的渔船还可以去世界各个远海捕鱼,这个没有什么国家发展远洋渔业的时候,一年捕捞量超过3000万吨不成问题。

仅以2000万吨计算,神州人均已经能够享有47公斤的渔产。而且海产品还是可以养殖的,神州老百姓的餐桌接下来就可以迅速的丰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