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火行灵宫富含生死意蕴,尽管与他深悟的生死道,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但在悟道时鼓荡的无形伟力,也牵动火行灵宫,令之又回到他感应之下,在道境灵宫内显现出来。
或许,多年吸纳这里火行灵气,又或是服用扶脉丹,起了一点效用,此时的他,虽然体内火行仙脉,仍然毁损严重,却有了一丝灵火在流动。
修者的灵火,也是一种法力,属于能量另一种存在形态罢。百里轩体内,既有了灵火流动,火行仙脉,隐然已通;而另有新生一条仙脉,其中流动着一股生死气机,此时对于他,也不过是一种法力,一种能量形态而矣。
既有畅通仙脉,转行起大体诀,便不再滞涩艰难,如此这般,他吸纳外在灵气,快捷了许多。所有这一切,都让他的伤势,向着恢复方向,迅速转化。
随着百里轩转行起大体诀,道境灵宫内的元神,也在不停施法,疏通躯体内仙脉,所需外在灵气,逐渐增多。环绕他所在之处,浮山附近,渐渐形成了一个灵气漩涡,并且漩涡越来越大,牵动越来越多火行灵气,纷纷没入浮山上洞府里。
几年之后,那种灵气漩涡,已然扩展到了千百里范围,在这真火宫内,引起不小声势,不知惊醒了多少打坐中的修者。之前曾窥视百里轩的那位中年人,对那般大动静,似乎毫不在意,只略略看了一眼,又闭目静坐。
疗伤中的百里轩,终是意识到自己搅起动静,睁开眼来。他不敢释出神念,去探察其他浮山,但也不想别人,太过注意自己。于是,他从自己纳宝里,取出多件阵器,就在静室中,布置了一座封隐阵,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远处浮山中,那位中年修者,感知到百里轩搅起的动静,渐渐平息,又睁眼看了过去,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小辈,倒是机警,或能在仙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且说百里轩设下法阵,将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他在法阵之中,取出方乾顶归宇樽,身形只一晃,投入宝樽之内。
宝樽里面,金魁、萦纤,果然无恙,对于百里轩遭遇生死之难,他们并不知晓。这里,还有不少天穹兽尸体,有很多能量晶石,足够百里轩疗伤之用。
一番长谈后,金魁替百里轩担心不已,萦纤仍然一幅老神在在模样。
百里轩见之,对她说道:“如今在下,处境不好,恐怕要寄人篱下,沦为侍修。这里的修真界,远不比我们左猎牙星世太平。仙姑要不要另谋出路?”
萦纤回道:“丹师都觉得艰难,这里还有贫道立足之地么?还请丹师关照!若时机到了,贫道自会离开,不会烦劳丹师的。”
“说不上劳烦。如今离开了左猎牙星,你我行走在外,理当相互照应。”百里轩应道,“只是在这里,在下尚难自保,怕你受到牵连。况且,你之修炼,不比金魁,若一直寄身纳宝之内,于个人修持,大为不利。”
萦纤听了,立时换上一套淡雅衣裙,隐去道服,同时,头上道髻,也变成了雾鬓云鬟,鬓边插着一朵珠花,整个人变得清丽了许多。她浅笑说道:“小女子白纤,见过兄长。小女子厚颜高攀,日后就与丹师,兄妹相称了。”
百里轩笑笑点头,转身化作一蓬黑烟,迅速分作两股,一股黑烟,没入一具庞大天穹兽尸体,另一股黑烟,则没入一堆能量晶石之中。
那具天穹兽尸体与那堆能量晶石,都在肉眼可见之下,慢慢变小变少。几日之后,从兽尸与晶石堆里,透出一片黑影,黑影很快就扩张出千百里范围。
金魁与萦纤二人,都见识过百里轩的生死黑獄法,并不见怪,只偶尔看上一眼,便各自沉于自身修炼。
那一片黑影,则一直维持千百里范围,稳定不变。就在那片黑影里,百里轩吸纳了足够能量,将肉身改造,将体内毁损仙脉,一条条修复过来。
多年之后,黑影消失,又现出百里轩身形。
宝樽中原有的兽尸与晶石,消失了大半。他下意识的打量着自己身体,脸上露出满意笑容。那种神情,又恢复了既往的镇定自若,恢复了修为,他确实感觉踏实了许多。
别过金魁与萦纤,出了宝樽,百里轩撤去了封隐法阵,走出洞府中这间静室。
当初与胥立公子,相约百年之期,他也不知自己此番疗伤,究竟耗去了多久?既无人前来通知,他也不想离开这处上好的修养之地。这个时候,他才有了兴致,去看看另外几间石室内经法。
既是炼丹师,百里轩既往在修炼之余,自然对炼丹有所偏好。所以,他最先去的石室,便是那间炼丹室。
在这里,倒真有颇多惊喜,他不仅看到了熟悉的丹方,也看到了许多陌生的丹方。这里的炼丹技法,很有可取之处,他看到妙处,不禁喜形于色。
兴之所至,也借着这里丰富药材,百里轩就地,炼制起自己所需的灵丹。他的外丹法造诣,本就达到很高层次,再来研习新丹方,借鉴、吸收好的炼丹技巧,非常之快。
每炼一炉灵丹,都会遇到丹劫。在这里,丹劫的形式与以往不同,灵丹出炉,便无由生火,若救之不及,灵丹便在火中化为灰烬。只是这种丹劫,百里轩能轻松应对,往往只需吹一口气,便能将劫火吹灭。他每炼得一炉灵丹,自取一半,留下一半。
远处浮山中,那位中年人,从百里轩撤除法阵,就注意到了。他远远关注百里轩炼丹,见对方炼丹手法,精妙而娴熟,轻轻松松炼得一炉又一炉,不由含笑点头,眼里透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