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舒妃突然干笑两声,将刚刚摘下来的一朵梅花捻得粉碎。花朵的汁液顺着舒妃的手指流下。“顺嫔这话只是说对了一半。”
“哦?”顺嫔不解,为何自己的话只说对了一半,“那舒妃之所见呢?”
“喜欢一个人自然是要将他拽在自己身边,虽然只是得到一个行尸走肉,但也好过让他留在别的女人身边,让别的女人耀武扬威。所以,”舒妃又用手指弹了一下挡在自己面前的梅花,“所以,顺嫔觉得本宫所说的有无道理?”
顺嫔是一个不趋炎附势,不会专门去讨好谁的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心中所想。
“舒妃的话固然有理,但是沉璧难以接受。”顺嫔道。
舒妃道,“罢了罢了,本宫说这些的目的本就不是想得到你的认同。因为我们两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你在这里,而我则位高权重,掌握后宫大权。”
“位高权重固然好,但是莫要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顺嫔的这一番话,舒妃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舒妃也没多说。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梅林,再往前走就到了顺嫔的宫殿。顺嫔邀请舒妃去宫里坐坐,喝杯热茶去去寒气。
舒妃摆手,看着身后宫人怀里的梅花说,“算了,今日跟顺嫔谈的话足以让本宫受用终身了。喝茶就不必了。”
顺嫔弯腰,“舒妃随意。”
舒妃点点头,带着人就回宫了。看着舒妃的背影,顺嫔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过分追求权势,只怕最后自己也会搭进去。”说着也回了宫殿。
御书房
“和亲王说的可是事实?”弘历问站在下面的弘昼。
弘昼点头道,“回皇上的话,臣说的句句属实。云南的确是土匪横生,听说那边的官兵都变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云南已经是名不聊生了。还望皇上立即派兵除匪。”
弘历有些犹豫,因为他并不确定弘昼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他觉得这一次是和亲王玩的把戏。
“启禀皇上!”一边的海兰察突然开口说,“和亲王说的的确属实,末将刚刚收到云南抬手的奏折,您一看便知。”说着,海兰察将奏折递给弘历。
弘历翻开奏折,越往下看,眉头皱的越深。突然弘历将奏折往桌上重重一拍,“岂有此理,这群土匪真是无法无天了!真的是把朕不放在眼里吗?!”
弘历生气,站在下面的两个人自然也是不敢有所动作。
“海兰察!”弘历突然喊住海兰察。
海兰察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海兰察在!”
弘历抬首看海兰察拿着奏折问海兰察,“朕问你,这群土匪要多少人马可以解决?”
海兰察想了一下,云南在紫禁城的南部,那里群木兰围场环绕,地势险恶,易守难攻。不仅如此,从都城前往云南的路也只有一条,这个任务并不简单。
“一千人马!”海兰察还是给了弘历一个准确的数字。
一千是海兰察的保守估计,本来他只要五百精兵即可。但是考虑到环境因素和天气因素,他还是在原有的估计上使人数翻了一倍。毕竟这件事不敢马虎。这件事不比打仗,云南里面还有无辜的国民。
“好!”弘历大手一挥,“朕就封你为钦差大使,给你一千人马派你前往云南除匪,即刻启程!”
“末将领命!”海兰察领命道!
一千人马虽然不多,但是一千个御前侍卫里的士兵对待那群土匪是绰绰有余。但是难处也有,正如刚刚海兰察所想,云南易守难攻。加之那些土匪手里还有国民,难保他们不会丧心病狂,屠杀百姓。
最后海兰察决定让阿桂跟自己一起去,弓箭手在那种情况下的确是有优势。海兰察想要把这种优势扩大。
“用火攻!”在海兰察临走之前庆锡建议。
这几日天气干燥,用火攻的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被阿桂拒绝了。云南里还住有一些村民,他们是无辜的。如果用火攻,难免不会伤及无辜。
“那你说该用什么方法?”庆锡不满阿桂立即反驳自己,于是问阿桂有什么法子。
阿桂坐在位子上,喝了一口茶,说,“暂时还没想到。”
“切。”庆锡小声嘁了声,揶揄道,“我看你不是暂时想不到,而是一直想不到吧?”
没想到阿桂点头道,“你还真说对了,有大将军在,这种动脑子的活自然不用我去做。不过,话说回来,大将军人呢?”
海兰察?当然抽着时间跟明玉告别去了。
“你这一次要走多久?”明玉也不在意,反正海兰察经常出宫,也不是什么大事。
“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海兰察说。
一个月不是弘历给海兰察的期限,而是海兰察给自己的期限。一个月除不了匪,自己这大将军的职位也就没能力再担任下去了。
明玉点点头,“那你注意安全。”
以前海兰察每次出宫的时候,明玉都不会跟自己说注意安全。这次明玉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像是脱口而出。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明玉倒是有些心神不宁了。
总觉得这次海兰察出宫和以往不一样。不过明玉还是劝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他们都是紫禁城的精兵良将,怎么会轻易的就受伤呢?
但是明玉不知道的是这次海兰察正如她所想的那样,九死一生。不仅是海兰察和阿桂,连海兰察麾下的整个御前侍卫都差点全军覆没。
海兰察一走,后宫好像是突然之间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大皇子莫名其妙溺水,险些没命。幸亏宫人发现得及时才没有生命之忧,舒妃为此还惩罚了那些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