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542章 允炆之念

第542章 允炆之念(2 / 2)

而且这也并没有被其他人所发觉,因为他实在是隐藏的太深太深,一点点的厌恶之情被朱允炆藏在了心里,在没有他主动表露出来的情况下自然是谁都看不到。

那这份情绪因何而来,这还要说他的那几个授业恩师。

作为东宫属官的黄子澄,这位洪武十八年的探花郎本人便是对大明分王体制十分的排斥,但无奈他官卑职小自然不可能让已经定下的国策有改变,更不可能改变当今皇帝的意向。

但不能改变如今的皇帝陛下,那何不改变未来的皇帝陛下,尤其是自打他做了东宫属官以后,时不时的就在朱标面前提起分封制的弊端和缺陷,更是尝尝列举历史典例来劝诫朱标。

从东周春秋战国到汉朝七国之乱,更是着重的点出了西晋的八王之乱,总之是将历史上分封制的国家全都数落了一边,哪怕是以强汉也被他加以贬斥。

这还不够,哪怕是李唐赵宋这些封王却不封地,有名而少实权的朝代也被黄子澄一一列举,反正都是一些反面的例子,从根本到后续,是将封王这种制度贬低到了极点。

从这些就能看的出来黄子澄本人堪称是反对分封制的最佳斗士,可以说这已经算是他毕生的意愿了。

但无奈朱标本人实在是太过谦厚,不仅对他的手下,尤其是他的那些皇弟们,要知道他可是十分在乎兄弟之间的感情的,哪能这么简单的就被黄子澄几句话给说动了,所以甭管黄子澄怎么进言,朱标就是不赞同,但我也不处置你,毕竟你这也是为了大明着想,虽然方法不对,却也是一片忠心。

至此黄子澄攻略大明第二任帝王的计划就此泡汤,但事情可没有就此结束,当朱标长子早夭,次子朱允炆承袭长子之位,而他黄子澄也渐渐将重心转移到了更下一代的身上。

虽然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刚刚接触之后黄子澄却发现,这位年少的皇孙虽然不经事,却懂得不少,更是有着纵看朝堂的意思,心里也对大明分封制有着一些排斥和反感,因为在朱允炆的认知里如此做法便是对继承皇位一脉之人的隐患,如果将来出现了藩王强盛而皇帝柔弱的局面,那对大明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所以他才对分封制不感兴趣。

现在这一中一小正好凑在了一起,俩人对分封制的观点都差不多,简直是志同道合之人。

可是他们俩都还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始终朱标为下一任大明之主,他朱允炆想要继位之期尚远,就算心中所想也难保到时因情而变,所以不敢他们怎么不满分封制也只能私下里讨论讨论了。

可谁料朱标突然病故,在无尽的悲伤之后,朱允炆脑子里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分封制的问题上,但眼下还是他的皇爷爷掌权,大明还没有交到他的手里,所以自然是急不得。

而在他和黄子澄制定的那份各路藩王威胁的名单上,自己的这个四皇叔朱棣更是位列排行第一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