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827章 损失不计其数

第827章 损失不计其数(2 / 2)

他是将目标放在了,平常看衣甲,现在一个脑袋,朱高熙说是那就是,反正他们也不可能走近来仔细观察反驳,似是而非的东西在这种时候可比真的还有用呢。

也正是因此,先有帅旗突然当腰折断,再有朱高熙突袭主帅中军举着一个人头大喊主帅已死。

这两相结合之下,大军焉有不溃败的道理,谁来都不好使,反正没有士气打不下去了,赶紧逃命吧。

如果这种情况都能够顶得住士气不下跌的话,那只有两种情况可以解释的了。

一就是李景隆根本不是大军主帅,杀这么一个人就跟杀掉一个路人一样完全不会对全军士气造成一丝一毫的影响。

二就是李景隆是主帅,但整整数十万大军根本不在乎他,军心所向并非在李景隆的身上,而是由另外一员有足够影响力的将领在真正的指挥大军。

显而易见的是,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条件,南军全面奔溃的结果自然是无法更改也根本就阻止不了的了……

一败而溃,朱棣很快便冲破大军和朱高熙来了一个汇合,竟是直接杀穿了南军数十万士卒的阵线。

然而实则情况确实在这种时候大家都顾着逃命,哪里会有人去不要命了阻挡朱棣,更别提那朵颜三卫了。

乱军之中,南军将士从下到上的折损都非常的巨大,甚至连都督瞿能都战死沙场,他的那个表现英勇的儿子也没逃得了,都被燕军将士们给斩杀了。

就这种情况下,平安还想要整顿一部分士卒作为断后,以免被燕军衔尾追杀,如此的话战败所产生的折损可就太大了,大到谁都承受不起的程度。

然而这等近乎于异想天开的想法,却是在朱能率领的铁骑冲锋之下赫然崩碎,一点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平安如果再坚持下去,朱能绝对不会吝啬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的……

再没有人能够重整军士,李景隆已经带着人向南跑去,离,也带走了一部分溃败的士卒。

原本气势汹汹势要平燕的朝廷大军,在这白沟河战场之上再一次被朱棣给击溃,扔下了无数粮草辎重不说,此时的燕军可没有停下停下追击的脚步。

在朱棣亲自带队的情况下,一直跟在败军的屁股后面,追上了便是一刀,要么投降要么死,没有第三个选项了。

这一路追下,竟是整整追击了一日一夜的时间,南军士卒投降者不下十万余人,极大地扩充了朱棣的兵源储备,让原本十分小心谨慎的朱棣顿时觉得腰板挺直了起来,自己也终于有足够的资本和朝廷硬气一点了。

反观南军主帅李景隆,则是一路马不停蹄的扯到了德州城,畏畏缩缩惶恐不安。

此次一战而败,折损众多不说,再一次丢失了粮草补给,让朝廷短时间内根本就拿不出配给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了。

跟别提他这一败的后果将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先前北平之围的事情就绝对瞒不住了,现在李景隆是从朱棣手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那接下来要考虑的就该是怎么从朱允炆手里留住小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