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节,作为来看肯定不算精彩,曲折和转折都不多,也没什么所谓爆点。但,贵在真实,这就是生活。
人这一辈子,大多数就是由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所组成。浓缩起来,就是人生。
外人以上帝视角看时,要么呵呵一乐,要么嘴角一撇,觉得没多大意思。只有生活在进行时里的当事人,才真正的可以感知到内里的苦辣酸甜,无论怎么苦思冥想,好像都没有什么最优解。只有多年以后,当经历多了,身经百战时,才会跳出这个圈子看问题。
说到这里,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生活中,有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往往就要小心对方这种向下兼容的能力。无论是朋友、工作、还是恋爱,如果你感到对方和自己特别契合,沟通愉悦,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不敢说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但是敢说大概率的可能是:你遇到了阅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是因为什么目的,就不好说了。只知道,这样的人只要他愿意,轻轻松松可以和每个像你一样级别的人,达到这种心有灵犀……
俗语说的“投其所好“就有些这个意思,但概括的太宽泛不直观。一般人还以为是拍马屁或者是讨好的意思。
某种程度上对方像是降维。降低了维度和你交往,肯定是轻松的。就好比5G手机轻松兼容4G,两个手机同在4G覆盖下,你会觉得彼此间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到5G覆盖区域,人家还是如鱼得水,而你会知道自己啥也不是。
之所以这么说,是以后的蒲素就差不多如此。遇到段位比他低的,他能充分迁就对方。可以无话不谈,因为他比对方所知道的要远远多的多。
但,这个条件是建立在他主动降维的基础上。他可以让对方愉悦,因为讨论的,都是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对方做不到同样如此,因为频道要是换到他感兴趣的方面,对方一无所知。
当然,他对男人没那么好的脾气,谈不来的没必要谈。能让他这么做的都是女孩子,而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大家自然是都懂的。
尤其是那种你刚说前半句,不动声色中,对方在后面每一句都说到你的痒处,恰到好处地让你高兴的直拍大腿表示附和……
蒲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只是他知道是怎么回事。没啥值得沮丧和气馁的,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维的,阶级是客观存在的。被别人碾压很正常,同样,你也能碾压别人。
有那么一段时间,玩什么都想玩到极致,入门不够还想到顶端。后来才觉得毫无意义,这世界上的品类太多,根本无穷尽。
烟壳子和酒瓶子都有玩出博物馆的大咖。更别说各路牛人,有的人是极致主义者,多少有点变态,一辈子只专注一件事。所有的人生价值都寄托在单一的事务上,往往忽略了其他美好的事务。
比如发烧圈的大咖,他懂影像艺术吗?懂多少?美食鉴别他行不行?品香呢?老家具和文玩呢?汽车摩托呢?……换了个圈子,基本就是个小白。
而这世界上美好的事务实在是太多了。喜欢的去喜欢,到了一定程度就够了,没必要追求卓越。
200块的耳机和2万块的耳机,差别是多少倍?但是2万块耳机相比200的耳机,绝对没让你觉得有100倍的提升。
不如花个2000买个还可以的耳机,其他的钱,买个品香炉,买一块沉香香材烧上,淘一个山西老炕桌,弄个石槽养鱼养草,搞几个酒菜,整一瓶好酒……
那是什么情景?听着音质还原度不错的古琴曲,在清末民国时期的炕桌上,摆着一桌酒菜,一缸金鱼惬意地游来游去,旁边香炉散发着据说直通六界的沉香香氛……
而做到这些,根本不需要两万块。就在两年前,600元就收到过一个品相极好的老炕桌,描金束腰万字纹罗汉床三弯腿,摆在香案旁边放茶壶了。
尽量培养兴趣和爱好,不然,人生真的很难熬。有些人把这一辈子的希望都寄托在人和人的感情之中,比如亲情和友情、爱情等等,这里希望他们永远不要看清真相,这辈子都不会失望。
抑郁的人现在很多,只是如果有几样爱好,多少可以缓解或者减轻这种不好的情绪。美的东西终究是美的,而且只要你不放弃,事务总会在,不会离开你。
不像是其他那些太过虚拟的感情。有个痞子作家讲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还是酒肉朋友好,只要酒肉在,朋友就一直在。”
谁能保证可以分辨谁是真心朋友?但至少可以知道谁是酒肉朋友,有酒有肉,愿意来赴,就是酒肉朋友。在某些情况下,所谓酒肉朋友比不知真假的真心朋友靠谱多了。
古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一起喝喝酒,尝尝美食,这样的朋友关系何尝不是最纯粹的君子之交?说什么“酒肉朋友靠不住”,还不是一开始你交友的动机就不纯?
也并没有贬义。关汉卿的《单刀会》里,道童说:你要索取荆州;不来问我;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那荆州来。
看看,说别人是自己的酒肉朋友,还略有一些小得意呢。
当然,蒲素现在也只在他需要有酒肉朋友的时候才有。一般来说,是没工夫赴那种酒肉宴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