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十二年(1219年)四月二十四日,宋越边境,晨雾还未散尽,两军已然列阵,剑拔弩张。
宋军大阵前,郭靖、辛弃疾、李寻欢、楚留香、西门吹雪、黄蓉、李莫愁并肩而立,高阿育则率大理兵列于侧翼,士气高昂。柯镇恶带领江南七怪余下弟子站在后方,神情冷肃。
对面,安南军中陈承与苏忠嗣策马而出。苏忠嗣高声道:“郭靖,我原以为你是个忠臣义士,没想到你竟下如此狠手,亲手杀死叔父郭卜!莫非在你心里,忠义竟不如孝顺重要吗?!”
黄蓉听到这话,怒从心起,冷笑道:“你们这群安南贼子,竟然还敢用这种卑劣的伎俩来蛊惑靖哥哥,真是痴心妄想!”
西门吹雪缓缓拔剑,眼神如冰:“陆小凤的仇我还没报,今日,我要用你们的血来祭剑。”
李莫愁脸色苍白,但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烈焰:“你们杀我师父,我李莫愁早晚要把你们这些安南贼子挫骨扬灰!”
郭靖、李寻欢、楚留香虽未多言,但周身杀意已凝如实质。郭靖双拳紧握,李寻欢指间转着小李飞刀,楚留香折扇轻摇,眼神中却寒芒毕露。辛弃疾冷声道:“今日这一战,不死不休。”
忽然,安南军阵中一道白影破空而出,落在陈承与苏忠嗣之间,一身素衣,容颜清冷,正是刘瑛。她曾是郭靖一家的故人,却因一灯大师被安南军杀害、受恩情所系,如今投靠安南。
辛弃疾冷哼:“又是一叛贼。”
郭靖目光一沉,声如洪钟:“瑛姑,我敬你是长辈,才劝你一句——迷途知返,尚不为晚。你若执意助纣为虐,早晚会为天下人所唾弃。”
刘瑛嘴角浮起一丝苦笑:“郭靖,你还天真得可笑……忠义、孝顺、家国、天下,这些你说得好听,可谁来偿还我的血仇?我只知道,一灯若活着,他也未必怪我。”
话音未落,她手一扬,七绝针破空而出,直刺郭靖眉心。
“当!”只听一声清响,一道银光在半空划过,小李飞刀精准命中七绝针,将其打落。
李寻欢微笑,眼神却冰冷:“瑛姑,看样子,你是执意与我们为敌了。”
战场气氛陡然紧绷。
陈承策马挺枪而出:“宋军听着,你们要战,我们便战!安南将士,随我杀敌!”
苏忠嗣手中大刀一挥:“破阵!”
辛弃疾高举大旗,长枪一指:“宋军——杀!!!”
瞬间,两军如两股巨浪猛然撞击在一起,刀光剑影,喊杀震天。
郭靖怒喝一声,双掌翻飞,降龙十八掌如狂风骤雨般打向陈承,震得陈承连连倒退。楚留香与刘瑛缠斗,两人身法飘逸,难分高下;李寻欢的飞刀精准无匹,连毙数名安南大将。
西门吹雪剑光若流星雨,一剑封喉,剑下亡魂连绵不绝。黄蓉以巧妙的战阵与机关布置,牵制住大批安南兵力。李莫愁挥舞双鞭,将陈承逼得步步败退。
高阿育带领的大理军冲入敌阵,怒吼声中掀翻敌阵一角。辛弃疾手中长枪挑翻数人,带头杀入敌群,直扑苏忠嗣而去。
刘瑛眼看战局不利,冷喝一声:“郭靖,你若有胆,单挑一场如何?!”
郭靖目光坚定:“正合我意!”
两人于混战之中对上,七绝针与降龙十八掌激烈交锋,劲气如潮,吹得周围人连连退避。
刘瑛眼中闪过一抹悲意:“郭靖,若非立场相悖,我们原不该刀剑相向……”
郭靖叹息:“瑛姑,若非你误入歧途,我们怎会走到今日……”
话音未落,两人再度交手。郭靖逐渐占据上风,七绝针被震得脱手,刘瑛心中一惊,刚要退却,李寻欢的飞刀已指向咽喉。
郭靖喝止:“住手!”
李寻欢微微一笑,飞刀轻轻偏转,钉入刘瑛发髻,将她震退数步。
“留你一命。”郭靖低声道,“悔悟去吧。”
黄昏时分,战场终于鸣金收兵,双方各自退回营帐,宋军虽胜,却无一人欢呼。黄蓉默默为郭靖包扎手上划伤,楚留香、李寻欢、西门吹雪各自独坐,神情复杂。李莫愁遥望天际,眼底隐有泪光。
辛弃疾立于高台,望着残阳,长叹一声:“明日,便是决战。”
夜幕缓缓降临,这片浸满血与泪的边疆,将迎来命运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