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73章 肥皂作坊的选址

第73章 肥皂作坊的选址(1 / 2)

江河离开鲍记珠宝店后,在街上另外寻了家不出名的小瓷器店,在里面挑选买了个巴掌大的小瓷瓶,当作墨水瓶。

可惜这时代的玻璃工艺还不发达,尤其是华夏古代,基本只有颜色各异的琉璃,很少有透明无色的玻璃。

同时代的西方应该已经有了,但不远万里,远隔重洋舶来的产品定然也很贵,且徽州也没卖的。还是得等他自己烧出玻璃后,才有便宜好用的玻璃墨水瓶可用,也能够利用玻璃来赚更多钱。

现在的话,就只能用小瓷瓶先对凑用了。其实瓷器未必就比玻璃差,而且瓷器相对来说还更贵,某些高端瓷器更称得上是奢侈品。瓷器相对玻璃唯一的缺点,也就是不够透明。

顺带买了小瓷瓶后,江河又寻了家木工作坊,掏出画架的图纸,请木工打造画架。

当他取出那副素描图纸后,又是不禁引起了在场木工们的惊讶。江河已经历过了一次,自是平静以对。

他这副画架就是按照前世记忆里,自己曾用过的画架来画的,属于最简单的三角支架型,能够折叠收起。

除此之外,前世的大部分画架,

只需要拧松后面的螺丝,调节到相应高度后,再重新拧紧就行,非常方便。

但这时代可没螺丝,所以他提出这个设计构思后,请木工师傅帮忙解决,有名木工便提议可以用榫卯结构来固定。要调节时,先松开榫卯,等调节到相应高度,再把榫卯咬合即可。

在那名木工的解说下明白过来后,江河便表示同意,然后付了三成定钱,约定明日就可完成来取。

他交待了不用上漆,用原木即可,工艺一下就省了许多。

离开木工作坊后,江河才带了书砚去看店铺的选址,分别瞧了江沁给的那几处地方。

每一处看过后,他都让书砚寻人打听,问了价格。

这时代可没有即时通讯的联络方式,不像后世租店铺,只需要照着店门上贴的出租广告,打电话一问,就能直接找房东或中介问清楚价格。这个时代可没这么方便,房东也不会随时都在,只能是找附近的店铺问一问,打听个大概的租售价。

江沁给的那几处地方,大部分都是内城的,外城的只有两处。

徽州城却是分了内外两座城,更准备的说,也不能算内外,而是左右两边,一大一小的并列,并不是外城把内城包在了里面。只不过在习俗上,还是称作内城与外城。

所谓内城,其实就是徽州府的府城,位于西面,府城更大。外城则位于东面,比府城较小,属于是歙县的县城,完全紧贴着依附于府城而建,两城中间也有一道城墙相隔。

这种建造方式,便是所谓的附廓。徽州府的府衙与歙县县衙虽然是同处一城,但府衙是位于内城,而县衙则位于外城。

知县附廓并不只是行政层面上的,地理上也是如此,县城直接附廓在府城外,中间还有城墙相隔。虽然算是同一座城,但一左一右,也可以分成是两座城来看。

内城更大,又是府治所在,所以自然更加繁华,大部分有钱人都是居住在内城,外城则多为穷苦百姓。

江河虽然跟江沁说了,用最便宜桐油制作的肥皂,要走低端的平民化路线。但江沁还是习惯于把肥皂当作胰子这种高端商品来看,认为普通人买不起,这种观念也不是一时能转变过来。

所以在店铺的选址上,江沁便也更多考虑是在内城。不过江河在实地考察看过后,倒是更加倾向于外城,因为外城的房租更便宜。

不过他自然也没立即作选择,还是要等江沁回来后,跟江沁商量过后再拍板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