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158章 报纸引围观 沈练闻江河

第158章 报纸引围观 沈练闻江河(1 / 2)

翻起兼遮阳板的窗板后,报亭的窗口端又会掉下两根等宽的竹竿,支到地上刚好合适,形成了一面桌板。

抬报亭的四人中,里面正有一人是报亭售卖员。安置好报亭后,售卖员便拿钥匙开了报亭门,报亭里面便是捆扎起来的五十份报纸,最上面还有一个扁平状木盒子,里面装着的是十根铅笔。

江河目前让人制作出来的铅笔成品实在不多,只能是每间报亭里分了十根。不过后续仍在不断制作,产能应该也能勉强跟上。目前的铅笔,更多是当作一次性买十份报纸所送的赠品。

售卖员解开捆扎报纸的麻绳,先把铅笔盒取下放到一旁,然后把报纸一张张摆开,放到窗口前的桌板上,直到把桌板平铺满。随后铅笔盒也放到桌上,并打开了盒盖。

从天空上俯瞰下去,所有报亭中这大同小异的一幕,正在徽州府城与休宁县城的各处街巷售卖点,几乎同时发生着。

所有报亭安置好后,帮忙抬报亭的另外三人便告辞离去,然后报童用挎包分装了二十份报纸,开始走街串巷地去沿街叫卖,“卖报,卖报,看江家二公子如何人未去汪园诗会,却获得诗会头名内幕!”

提起报童,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是民国影视剧里的一些半大孩子或拿着报纸,或斜背着装报纸的挎包,有的手里还拿着一份,不住地大喊,“号外,号外……”

这种情形出现的多了,便也让许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号外”是报童们卖报时喊的口号。

但事实并非如此,所谓“号外”,是指定期出版的刊物,在上一期出一版后,下一期还未达到出版时间时,因发生了某些重大事件,报纸需要临时出版刊行这件事,所以特别临时出版了一期。

因为是临时出版,不在定期出版的编号内,故而被称为是号外。

就像江河把《薪华月报》定为每月的初十发行,每月一期,这就属于是固定出版发行的日期,基本不变。

假如中间发生了某些重大事件,他需要在三月与四月之间临时再发行一期报纸,这份中间插队出版的报纸,就是号外报。

因为往往是临时出现了重大事件才会特别发行号外报,所以报童们喊“号外”,也就表示号外报纸上刊发了重大事件,要引人关注。也因此号外报,通常都代表着重大消息。

但现在报童们售卖的是第一期正常发行的《薪华月报》,并非号外报,自然也就不能喊“号外”,只能喊“卖报”。至于报童们后面所喊的话,也是江河想出来的,算是个吸引人的噱头。

做为第一期报纸,尤其又是在徽州发行的报纸,目前而言,也就刚过去不久的汪园诗会算是近期热点,以及一个吸引人的事件。尤其江河人未到,却得了诗会头名之事,也颇有些传奇性,能引人关注。

其实即便报童们不喊,在报亭被一路抬着分置在大街小巷的售卖点时,便已经一路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毕竟他们抬的这东西实在太过古怪,说轿子不像轿子,但说屋子却又太小,比轿子大不了多少。

但若说是轿子,却连个窗口也不露,而且力夫们一路抬着时,报亭门还是锁起来的。这里面要坐着人的话,倒反而更像是个牢笼。

有实在好奇心重的,便在路上问这些抬报亭的力夫抬的是什么,力夫们自然回答时报亭。然后再问报亭是何物,报亭售卖员便立即开口解释一番,顺带把《薪华月报》也一并介绍了一遍。

沿路只要有要问,报亭售卖员都不耐奇烦地一遍遍解释。有那种实在好奇心过重,又暂时无要事在身的,甚至会一路跟着一间报亭,直到力夫们把报亭抬到规划好的售卖点。

然后一路跟过来的某些人,等报纸一摆出来,便立即忍不住好奇地拿起一张看了起来。

报亭售卖员对此也不阻止,只要不故意折损报纸,又或拿上就跑,上面也有交待过,可以让人在报亭处免费观看试阅。

然后有人一看,便立即忍不住被报纸开头第一篇的标点符号介绍所吸引,甚至还有不少直接惊讶出声,又立即吸引了附近本就好奇的围观群众,上来询问究竟,看这些惊讶出声的地到底是被什么吸引。

然后当这些人拿起报纸后一看,也是都忍不住纷纷惊讶。

这相似的一幕,也同样在徽州城与休宁县城两地的各处报亭售卖点上演着。

因为徽商“贾而好儒”的关系,眼下的徽州可以说是天下书院最多的地区之一,甚到能跟东林地区并称。

在徽州乡下的山村里,基本都每村皆有私塾。而在徽州府的一府六县城市中,更是社学、书院林立。

而做为徽州府治所在的歙县,以及跟府城最近的休宁县,更是徽州最繁华的两县。所以这两县之地的民众识字率之高,也是远超寻常地方,就算街上摆摊的一些小商小贩,寻常的贩夫走卒,也大多都识字,接受过最基本的“三百千”蒙学。

但这些人虽然识字,却也大部分都只是蒙学水平,谈不上有太高学问,对于某些文章的句读,往往也十分犯满。看着通篇密密麻麻一篇文字,就有些头疼。

眼下各处报亭最先围聚过来的人,也大多是这些寻常的贩夫走卒,虽然识字,却也是对句读分句十分犯难。

此时发现了这标点符号的用法后,再看报纸上所登登载的文章,更是通篇都加上了标点,自是忍不住纷纷惊讶的同时,更大感这份报纸对他们这些寻常的底层识字百姓十分友好,居然用标点提前给他们分好了句读。

而加上标点后再看,所有文章读起来就简单明了许多。哪处该停顿,哪处该结束。甚至能够分出哪处是惊叹,哪处是疑问。比那些未加句读的文章,读起来简直有趣多了。

当再有人看到报纸最后那篇的《射雕英雄传》时,又更是惊讶不已,因为这篇《射雕英雄传》所用的语句,居然比《西游》、《水浒》这些白话文小说还要更加白话,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

而通俗易懂的同时,更是引人入胜。大部分一看,便立即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进去。尤其眼下辽东女真遗族的后金为患,屡屡寇边,这些普通百姓也有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