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之后,沈练本已觉着,自己已是十分高看江河了,惊讶于这个江家二公子的胆大、魄力与处事手段。
但今日看到江河主编出版的这份《薪华月报》后,他才发现,自己之前的重视,仍是有些轻视了。这个江河的才学、才学等,已是让他感觉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尤其是据他所知,这个江河今年方才十七岁,居然便已有这般胆魄、心志、才学,假以时日,此人的前途,恐怕更加不可限量。未来某一日,说不定便是朝堂上的部阁大臣。甚至是,位极人臣。
此时此刻,沈练又不禁想起了江河那晚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人生之中,在某些关键节点上选对了,确实能胜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少走许多弯路。
沈练看着手中的报纸,心中忽然暗下了个决定,向马前那叫孙安的报童道:“这报纸如何售卖,定价几何?”
“回大人,这报纸很便宜,只需一分银子一份。”孙安闻言,立即答道。
沈练听罢,又不禁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不解道:“为何定的这般便宜?”
在他看来,这份报纸上单是那篇标点符号的用法,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东西若能推广开来,也不知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这种价值极高的东西,偏偏江河居然定价这么低,几乎是白送一般,这便让他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报纸这么薄薄一张,毕竟不是大部头的书,似乎也确实不宜定的太高。可一分银子一张,在他看来还是太低了些。
“回大人,小的听闻,是江二公子所说,想让这份报纸让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然后通过看报,以开启民智。”孙安说罢,有些不由自主地敬佩道,“这报纸上的所有文章皆回了标点,而且用词用句都贴近白话,尤其最后面的那篇《射雕英雄传》,更是大白话。凡是识字者,皆能读懂。在小的看来,确实有开启民智之效。”
“射雕英雄传?”沈练闻言,立即展开报纸,翻到最后面的版面去。他眼下才只看了报纸的第一版,确实还没来得及看到后面。
翻到之后,他稍看了几行,便立即发现,这篇《射雕英雄传》的用语果然是非常直白的大白话。用词用语也都尽量简单,几乎没有太多生僻字。而且遣词用句,比之《水浒传》这种白话小说还要更白话。
而在稍看了几行后,他又立即忍不住被吸引地接着看下去。片刻后,看完这两千余字后,他自然也是立即意识到,这篇小说中以南宋为背景,开头又提起靖康之耻以及岳飞故事,必然是以宋时的金国女真影射现在的辽东后金。
甚至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奸相秦桧及宋高宗冤杀之事,都有可能是在影射现在已拖延三年的“熊廷弼案”。
而这篇小说的作者虽然用了个“黄山逸客”的化名,但沈练暗自猜测,也极有可能是出自于江河之手。
江河以这么篇虚构的小说来影射现实,除了有开启民智之用外,恐怕还能挑动民意,形成一股民间自下而上的呼声与大势。
尤其若这份《薪华月报》被推广开来,看的人越来越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江河所掌握的这薪华社,就能轻易左右民意。
看罢这篇《射雕英雄传》后,沈练也是隐隐有些看出了江河这薪华社的雄心与用意。假以时日,这薪华社恐怕就是未来的东林党,甚至比东林党的影响更大。
因为东林党的手段还颇为传统,无非是靠讲学、集会,然后再谈论时势,所持的观点切合了大多数人利益,以此来形成舆论与风潮。但江河的这薪华社却是靠这份《薪华月报》,就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更大的影响效果。
尤其这份报纸所能影响的,不仅是那些文人士大夫阶层,而是还能影响到所有识字的普通百姓。江河所谓的“开启民智”,并非虚言。
这报纸上的一切内容,以及特意添加了标点符号,分好句读,就是为了让所有识字的普通百姓也能看懂。
就连摘录的朝廷邸报上一些内容,也不是简简单单抄录上去。而是同样分好句读,加了标点。并且还把邸报上的文言用语,也都译为了白话,更加通俗易读。
沈练虽然只是个底层的锦衣卫百户,属于锦衣卫里的低职军官,并且在锦衣卫里还是颇受排挤打压的那种,并不受重用。
但他身处京城,再加上本身也略通文墨,喜欢与一些读书人打交道,却不是什么都不懂,毫无政治敏感性的普通小白。
在看完这篇报纸上的东西后,他立即就意识到这份《薪华月报》能够对未来的大明朝,乃至整个天下,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而掌握这份报纸的薪华社以及江河,在未来也必然能够以笔如刀,影响天下,绝对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时此刻,沈练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刚才暗下的那个决定。
他对折起报纸,向孙安问道:“你那包里的报纸有多少份,我全都要了。”
孙安闻言,立即大喜道:“回大人,小的这包中的报纸却是还未曾售出,连大人手中的那张,整二十份,共二钱银子。”说罢,又不禁有些担忧地问:“大人是给现银吧?”
他生怕对方来个强拿不给钱,又或者说先记下,回头再给,但回头肯定便忘了。你要敢去问,他定然说忘了。真敢认死理地非要,免不了要挨顿打,甚至直接把你下狱。
而有些官差虽然会给钱,却是拿早就快成废纸的宝钞来如数充当现银,你是收还是不收?
这些事,各地的官差中实在寻常多有,孙安也是有听人讲过的。而本地县衙的官差都如此了,更别说凶名在外的锦衣卫了。是以孙安担忧了对方会不会给钱后,又不禁立即提心吊胆地害怕起来。
沈练听罢,不禁有些无奈地失笑道:“放心,自是给你现银。”说罢便解下自己腰间的钱袋,从里面拣了两块刚好一钱的碎银,抬手抛给孙安。
他看似随手一抛,却是扔的极准,孙安才刚一伸手,便接到了手中,仿佛是这两块碎银长了眼睛,自己跑到他手上的。
惊讶之余,瞧了瞧手中的两块碎银,孙安却也不敢再拿牙咬地去仔细辨认,连忙收在包中,然后顺手把包中的剩余十九份报纸全部取出,交给刚才那个已经下马的锦衣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