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老丈人总归是个读过书的体面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矩的。
“老夫上次来时,不过半载之前,此地尚是破屋茅舍、荒草丛生的贫瘠小村,怎地……短短半年光景,竟变得如此堂皇气派?”
他虽知自家女婿今非昔比,却万万没料到能发达到如此地步,这坞堡规模,已隐隐有小城气象!
“这都是秦明挣下的家产,他组织人进山狩猎,还联合商号做生意……爹,我领你去先去我家的织坊看看。”
“对,你领你爹在村里好好转转,让咱爹了解下这里的情况。”
秦明也附和了一句。
随后,三人一起进入了村子。
如同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只是刚进入村子,范今的眼睛就直了。
偌大的演武场中,几十个汉子冰天雪地下赤裸着上身修炼武艺,几十斤石锁在人群中抛来抛去。
医庐里面熬着草药,浓浓的药味在空气中飘散。
织坊的纺车声嘎吱嘎吱响个不停,偶尔有妇人的谈笑声传出。
至于酒坊,皮匠坊和铁匠坊也是忙得热火朝天,比起县城,似乎还要热闹一些。
秦明也趁着这个机会,向众人介绍自己的岳父,并当众宣布他为本村的账房先生,从今日起,范今会接手女儿范娘的工作,负责每天人员的工分,以及产品的统计工作,并让秦怀忠担任范今的助手。
而进入坞堡之后,范今更加的吃惊。
坞堡里很多都是仓库,里面堆放了大量的粮食,布匹和武器,尤其是那些武器,是足以武装数百人队伍的。
好在范今知道如今秦明是本县的都头,否则的话,他第一时间就要报官了。
最终,范娘领着范今来到坞堡内专门为他准备的居所。
一间宽敞明亮、陈设雅致的书房。四面墙壁通顶的书架上,已整整齐齐码放着他那上千册宝贝书籍。
书房的布置堪称“奢华”,书案、太师椅、多宝格书架、素雅的屏风,竟全是用上好的红木打造,由巧匠精心雕琢而成,沉稳厚重,气度俨然。
书房隔壁便是卧房,床铺上铺着的崭新被褥,用的是细棉布面,里面絮着松软的新棉,针脚细密,一看便是女儿范娘亲手缝制。
看着这窗明几净、书卷盈室,甚至比城里一些富户书房还要讲究的“新家”,范今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儒生,眼圈不由得微微泛红,轻轻抚摸着光滑的书案,喃喃道:“好……好啊……”
喝了杯茶,休息片刻,很快,范今就开始在书房里‘办公’。
让秦明感到惊喜的是,范今让他知道了什么‘术业有专攻’。
一把算盘,一堆账本,原先范娘需要挑灯熬夜很久才能算清的账目,在范今这里就是云淡风轻一般。
待到晚饭时分,范今已经将过去几个月的账目核心数据初步梳理核对完毕,条理清晰。
更让秦明惊喜的是,晚饭过后,范今并未休息,而是回到书房,点起明亮的油灯,开始将那些核算好的数据重新整理誊抄。
而且范今书写的字迹要比范娘好太多了,字迹清晰工整,仿佛是印上去的一般,这让秦明感到非常的兴奋。
长久以来,他的秦家村,他一手拉扯起来的民壮团,成员尽皆是些操刀弄棒、能打能拼的好汉,却偏偏缺少那识文断字、能拨拉算盘、能写会画的人才。
范娘虽有识字算账的本事,但毕竟能力有限,事杂繁多,常常力不从心。
如今,这位看似迂腐、实则身怀真才实学的老丈人范今的到来,终于填补了他团队中最关键的短板。
而随着老丈人范今这次的加入,秦明的团队也终于有了可堪重用的‘文臣’,这对他将来无论是做生意,还是管理村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助力……